一、 序言 | 第1-11页 |
二、 知识产权领域垄断问题的提出及其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1-24页 |
(一) 有关垄断的基本理念 | 第11-16页 |
1 、 垄断语源 | 第11-12页 |
2 、 垄断概念 | 第12-15页 |
3 、 垄断概念分析 | 第15-16页 |
(二) 知识产权领域垄断问题的提出 | 第16-21页 |
1 、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制度 | 第16-18页 |
2 、 微软垄断案提出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垄断与反垄断问题 | 第18-21页 |
(三) 知识产权领域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 第21-24页 |
1 、 拒绝许可他人使用 | 第21-22页 |
2 、 反竞争性许可条件 | 第22-24页 |
三、 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 第24-31页 |
(一) 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1 、 知识产权与经济竞争的双重关系 | 第24-25页 |
2 、 知识产权人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 | 第25-26页 |
(二) 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迫切性 | 第26-31页 |
1 、 知识和技术的垄断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 第26-27页 |
2 、 知识产权保护的过度政府行为化,加重了知识产权垄断的状况 | 第27-29页 |
3 、 知识产权垄断与合理使用问题 | 第29-31页 |
四、 美国对知识产权领域垄断问题的法律规制及对我们的启示 | 第31-39页 |
(一) 知识产权领域中反托拉斯执法的一般原则 | 第31-33页 |
(二) 对许可行为的反托拉斯法分析方法和评估原则 | 第33-35页 |
(三) 主要类型的许可合同条款在反托拉斯法上的地位 | 第35-37页 |
(四)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7-39页 |
五、 我国对知识产权领域垄断问题进行法律规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39-47页 |
(一) 对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必须坚持的两个原则 | 第39-40页 |
1 、 坚持鼓励知识的生产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利用相统一的原则 | 第39-40页 |
2 、 坚持遵循国际规范与适当保护本国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 第40页 |
(二) 正确认识知识产权领域垄断问题 | 第40-43页 |
(三)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立法依据及其规制对象 | 第43-47页 |
1 、 立法依据:知识产权的市场支配力 | 第43页 |
2 、 规制对象:知识产权领域中的权利滥用行为 | 第43-47页 |
六、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