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我国居住权法律制度研究

导言第1-11页
第一部分 国外居住权的历史沿革第11-27页
 一、 罗马法时期的居住权第11-14页
  (一) 罗马法上居住权的概念第11-12页
  (二) 居住权产生发展的原因第12页
  (三) 罗马法上居住权的特点第12-14页
 二、 大陆法系居住权第14-20页
  (一) 法国法第14-15页
  (二) 意大利法第15-16页
  (三) 德国法第16-18页
  (四) 瑞士法第18-19页
  (五) 埃塞俄比亚法第19页
  (六) 俄罗斯民法第19-20页
 三、 英美法系居住权第20-22页
  (一) 英国第20-21页
  (二) 美国第21-22页
 四、 居住权的发展趋势第22-27页
  (一) 将以住房为标的的人役权统一规定为居住权的趋势明显第22-23页
  (二) 居住权的功能逐步多元化第23-24页
  (三) 居住权可转让性逐步得到部分承认第24-26页
  (四) 法定居住权受到较多的重视第26-27页
第二部分 居住权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第27-36页
 一、 居住权的概念第27-29页
  (一) 传统大陆法系居住权的概念第27页
  (二) 我国现行民法中的居住权第27-28页
  (三) 学术界对居住权的概念界定第28页
  (四) 本文对居住权的概念界定第28-29页
 二、 居住权的法律特征及分类第29-32页
  (一) 居住权的法律特征第29-31页
  (二) 居住权的分类第31-32页
 三、 居住权与房屋租赁权第32-36页
  (一) 居住权与房屋租赁权的区别第32-35页
  (二) 、 居住权和房屋租赁权的二元利用体系的构建第35-36页
第三部分 居住权制度的法律构造第36-53页
 一、 居住权的取得第36-43页
  (一) 意定取得第36-38页
  (二) 法定取得第38-40页
  (三) 裁定取得第40-43页
 二、 居住权的效力第43-50页
  (一) 居住权的适用范围第43页
  (二) 居住权人的权利义务第43-48页
  (三) 房屋所有人的权利义务第48-49页
  (四) 居住权的保护第49-50页
 三、 居住权的消灭第50-53页
  (一) 居住权的消灭原因第50-53页
  (二) 居住权消灭的法律后果第53页
第四部分 居住权的立法建议第53-68页
 一、 居住权在中国命运的重新审视第53-61页
  (一) 日本及民国民法未规定居住权的原因分析第53-55页
  (二) 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第55-56页
  (三) 我国物权法规定居住权的必要性第56-61页
 二、 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的评析第61-63页
 三、 居住权的立法体例和内容第63-68页
  (一) 居住权的立法体例第63-64页
  (二) 物权法居住权部分的立法内容第64-68页
结束语第68-69页
主要参考书目第69-71页
后记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下一篇:白芷细胞外ECBP21免疫金标定位及组织特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