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2页 |
·概述 | 第9页 |
·电力系统故障测距的现状 | 第9-11页 |
·本课题的基本概况 | 第11-12页 |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原理和方法分类 | 第12-21页 |
·行波法 | 第12-14页 |
·故障分析法 | 第14-20页 |
·各种测距方法的比较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电力系统故障计算方法的研究和比较 | 第22-42页 |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短路电流计算原理 | 第22-27页 |
·对称分量法 | 第22-23页 |
·基于复合相序等值电路和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算法 | 第23-25页 |
·复杂故障、口网络理论的算法和空间坐标变换的算法 | 第25-27页 |
·电力系统简单故障的一种计算机实现方法 | 第27-33页 |
·算法和公式 | 第28-30页 |
·形成电力网络方程的阻抗矩阵和因子表 | 第30-31页 |
·数据的存储和调用 | 第31-32页 |
·程序结构说明 | 第32-33页 |
·电力系统复杂故障的计算 | 第33-40页 |
·短路电流计算算法的研究 | 第33-37页 |
·求解电力系统复杂故障的其他新算法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故障测距理论与方法 | 第42-70页 |
·对称短路和相间短路故障时的数学模型 | 第42-48页 |
·线路的集中参数模型 | 第43页 |
·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 | 第43-44页 |
·单个线性集中参数元件暂态的数值计算及其等值电路 | 第44-47页 |
·互感器模型 | 第47-48页 |
·单根均匀无损耗线波过程的贝杰龙计算法及其等值电路 | 第48-53页 |
·单根线路损耗的近似处理方法 | 第53-58页 |
·暂态计算的离散等值网络节点导纳矩阵方程 | 第58-64页 |
·耦合多导线线路波动方程的相-模变换解算法 | 第59-61页 |
·均匀换位线路的相-模变换矩阵 | 第61-64页 |
·行波法测距及三相对称短路测距 | 第64-69页 |
·测距公式 | 第64-68页 |
·故障测距判断函数J(X) | 第68页 |
·对称短路故障测距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不对称短路的故障测距 | 第70-78页 |
·对称分量法 | 第70-71页 |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检测 | 第71-77页 |
·架空输电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的特点 | 第71页 |
·架空输电线路单相接地的选线和选相 | 第71-74页 |
·故障距离测定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故障测距系统软硬件实现与仿真 | 第78-92页 |
·故障测距系统硬件设计 | 第78-82页 |
·基本框图 | 第78页 |
·硬件构成 | 第78-82页 |
·故障测距功能软件 | 第82-86页 |
·数据采集和故障启动模块 | 第82-83页 |
·故障线路判断、选相及故障测距模块 | 第83-86页 |
·监控程序 | 第86-88页 |
·故障测距系统仿真 | 第88-91页 |
·系统模型 | 第89-90页 |
·数字仿真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个人简历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