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性学习评价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 1 引言 | 第7-8页 |
| 2 研究性学习评价概论 | 第8-18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涵及意义 | 第8-11页 |
| ·教育评价的界定 | 第8-9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涵 | 第9-10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 第11-12页 |
|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 第12-13页 |
| ·多元智力的评价观 | 第13-14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和特征 | 第14-18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 | 第14-17页 |
| (1) 主体性原则 | 第14-15页 |
| (2) 发展性原则 | 第15-16页 |
| (3) 过程性原则 | 第16页 |
| (4) 真实性原则 | 第16-17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征 | 第17-18页 |
| 3 研究性学习评价内容 | 第18-30页 |
| ·学习内容评价 | 第18-25页 |
| ·知识评价内容 | 第19-21页 |
| ·态度评价内容 | 第21-23页 |
| ·能力发展评价内容 | 第23-25页 |
| ·学习目标评价 | 第25-27页 |
|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 第25页 |
|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25-26页 |
| ·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 第26页 |
| ·学会分享与合作 | 第26-27页 |
|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 第27页 |
|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第27页 |
| ·学习过程评价 | 第27-30页 |
| ·开题评价 | 第27-29页 |
| ·过程评价 | 第29页 |
| ·结题评价 | 第29-30页 |
| 4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 | 第30-48页 |
|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法。 | 第30-34页 |
| ·自我评价方法 | 第30-31页 |
| ·相互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 ·教师评价方法 | 第32-34页 |
| ·质性评价方法 | 第34-43页 |
| ·档案袋评定 | 第34-39页 |
| ·使能评价 | 第39-43页 |
| ·量化评价方法 | 第43-48页 |
| ·学习内容等级评定法 | 第43-44页 |
| ·学习目标等级评定法 | 第44-45页 |
| ·学习过程综合量化评价法 | 第45-48页 |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62页 |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