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论文--测绘遥感技术论文

空间相机调焦技术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引言第11页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第11页
     ·课题的来源第11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航天侦察相机发展概况第11-13页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相机常用的几种检调焦方法第14-22页
 引言第14页
   ·造成相机离焦的主要因素第14-16页
     ·大气压力变化对离焦的影响第14-15页
     ·温度变化对离焦的影响第15页
     ·照像距离变化对焦面的影响第15页
     ·冲击、过载及振动对离焦的影响第15-16页
   ·国内外航空、航天相机常用的几种检调焦方式及发展现状第16-19页
   ·相机调焦机构常用的几种方法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空间相机调焦系统的设计第22-38页
 引言第22页
   ·空间相机的光学系统简介第22页
   ·空间相机调焦方案的确定第22-23页
   ·调焦系统的组成第23页
   ·空间相机调焦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第23-24页
   ·空间相机调焦系统的设计第24-35页
     ·相机调焦范围的确定第24-25页
     ·调焦机构的结构分析与设计第25-34页
       ·调焦机构的结构及组成第25-26页
       ·调焦机构主要结构件材料的选择第26-27页
       ·温度间隙的设计第27-28页
       ·轴向固定透镜接触形式的选择第28页
       ·调焦镜组件的设计第28-29页
       ·凸轮机构设计第29-31页
         ·凸轮机构运动转化原理第29-30页
         ·凸轮导向机构的设计第30-31页
         ·调焦量的设计第31页
       ·调焦电机组件的设计第31-32页
         ·调焦电机的选取第31-32页
         ·变速箱传动形式选择及设计第32页
       ·调焦位置测量及编码器绝对零位机构设计第32-33页
         ·编码器的选择第33页
       ·安全可靠性设计第33-34页
     ·调焦机构防冷焊及固体自润滑的处理第34页
     ·调焦机构灵敏度分析第34-35页
   ·调焦机构的电设计第35-37页
     ·总体结构及工作过程第35页
     ·调焦单元的设计与分析第35-37页
       ·调焦控制单元原理分析第35-36页
       ·调焦步进机功率级设计第36-37页
       ·限位电路设计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误差分析第38-48页
 引言第38页
   ·调焦机构的精度分析第38-47页
     ·调焦机构传动误差分析第39-43页
       ·调焦机构传动误差来源第39页
       ·调焦机构传动误差计算第39-43页
       ·减小传动误差的方法第43页
     ·调焦机构空回分析第43-47页
       ·调焦机构空回来源第44页
       ·调焦机构空回计算第44-47页
       ·减小空回的方法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试验第48-52页
 引言第48页
   ·编码器组件测量精度试验第48-50页
     ·试验目的第48页
     ·试验方法及结果第48-50页
   ·相机野外照像试验第50页
     ·试验目的第50页
     ·试验方法及结果第50页
   ·调焦机构环模试验第50-52页
     ·试验目的第50-51页
     ·试验方法及结果第51-52页
第六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历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转运蛋白NorA介导的氟喹诺酮耐药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和流域汇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