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9页 |
| 第一章 会计信息质量的本质属性 | 第9-12页 |
| 一、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 第9-10页 |
| 二、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 第10-11页 |
| 三、 会计信息的权衡性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总体分析 | 第12-25页 |
|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从上市公司的视角透视 | 第12-14页 |
|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从投资者的视角透视 | 第14-19页 |
| 三、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来自一个调研的实证 | 第19-25页 |
| 第三章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机理分析 | 第25-31页 |
|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分析 | 第25-27页 |
|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分析 | 第27页 |
| 三、 会计信息失真的政策分析 | 第27-28页 |
| 四、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分析 | 第28-29页 |
| 五、 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分析 | 第29-30页 |
| 六、 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人员素质分析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思考 | 第31-40页 |
| 一、 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1-32页 |
| 二、 信息是联系会计与委托代理关系的纽带 | 第32-34页 |
| 三、 委托代理制下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 | 第34-36页 |
| 四、 会计信息失真的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第36-40页 |
| 第五章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哲学思考和文化根源 | 第40-43页 |
| 一、 思维方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二、 处世方式的影响 | 第41页 |
| 三、 行为方式的影响 | 第41-43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