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 审美客体分析 | 第10-14页 |
(一) 宇宙观中的“理”、“事”、“情” | 第10-12页 |
(二) 审美客体的规定性:“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 | 第12-14页 |
二、 审美主体分析 | 第14-19页 |
(一) “胸襟”:审美主体的人格范型 | 第14-16页 |
(二) “才”、“胆”、“识”、“力”:审美主体的具体要求 | 第16-19页 |
三、 审美主客体关系分析 | 第19-24页 |
(一) 审美主客体的对应关系:“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 | 第20页 |
(二) 审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幽渺以为理” | 第20-21页 |
(三) 审美主客体的体验关系:“惝恍以为情” | 第21-22页 |
(四) 审美主客体的创造关系:“想象以为事” | 第22-24页 |
四、 艺术审美观分析 | 第24-29页 |
(一) 艺术本质观:主客体之“气”的交互作用 | 第24-25页 |
(二) 艺术创作观:“法”的重新定位 | 第25-26页 |
(三) 艺术接受观:教化批评与审美批评 | 第26-28页 |
(四) 艺术发展观:客体之“变”与主体之“创” | 第28-29页 |
五、 叶燮的美学史地位 | 第29-35页 |
(一) 《原诗》--中国美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必经之路 | 第30-32页 |
(二) 叶燮美学--中西“对话”的初级平台 | 第32-35页 |
注释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