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层基本特征 | 第10-22页 |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0-13页 |
一、 构造基本特征及构造演化 | 第11页 |
二、 盖层演化过程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早二叠世卡拉岗组地层序列及岩性特征 | 第13-17页 |
第三节 中二叠世地层序列及岩性特征 | 第17-21页 |
一、 乌拉泊组 | 第17-18页 |
二、 井井子沟组 | 第18页 |
三、 芦草沟组 | 第18-20页 |
四、 条湖组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晚二叠世地层序列及岩性特征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下二叠统沉积相分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岩石学特征 | 第22-27页 |
一、 火山岩岩相特征 | 第22-25页 |
二、 沉积岩岩相特征 | 第25-26页 |
三、 物源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下二叠统沉积相特征 | 第27-32页 |
一、 辫状河三角洲相 | 第28-29页 |
二、 湖泊相 | 第29-32页 |
第三章 中二叠统沉积相分析 | 第32-55页 |
第一节 中二叠统岩石学特征 | 第32-39页 |
一、 火山岩岩相特征 | 第32-33页 |
二、 沉积岩岩相特征 | 第33-36页 |
三、 物源分析 | 第36-39页 |
第二节 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沉积相分析 | 第39-50页 |
一、 河流相 | 第43页 |
二、 辫状河三角洲相 | 第43-44页 |
三、 三角洲相 | 第44-46页 |
四、 湖泊相 | 第46-50页 |
第三节 中二叠世条湖组沉积相分析 | 第50-55页 |
一、 河流相 | 第50-52页 |
二、 辫状河三角洲相 | 第52页 |
三、 湖泊相 | 第52-55页 |
第四章 沉积古环境及其演化 | 第55-70页 |
第一节 早二叠世沉积环境分析 | 第55-58页 |
一、 岩相标志 | 第55页 |
二、 孢粉组合 | 第55页 |
三、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5-56页 |
四、 生物标记化合物 | 第56-58页 |
第二节 中二叠世芦草沟期沉积环境分析 | 第58-64页 |
一、 岩石类型及颜色 | 第58-59页 |
二、 特征矿物 | 第59页 |
三、 古生物标志 | 第59-60页 |
四、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0页 |
五、 生物标记化合物 | 第60-63页 |
六、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3-64页 |
第三节 中二叠世条湖期沉积环境分析 | 第64-66页 |
一、 岩石类型及颜色 | 第64-65页 |
二、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5页 |
三、 生物标记化合物 | 第65页 |
四、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5-66页 |
第四节 沉积环境的演化 | 第66-70页 |
一、 古气候的演化 | 第66-67页 |
二、 古环境的演化 | 第67页 |
三、 湖盆水介质盐度的变化 | 第67-68页 |
四、 海侵与古盐度的关系 | 第68-70页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