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脸动画的研究状况及本文的研究工作介绍 | 第1-16页 |
1. 人脸动画研究的回顾 | 第6-7页 |
2. 人脸动画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方向 | 第7-13页 |
2.1 真实人脸的建模 | 第7-8页 |
2.2 人脸模型基编码和虚拟可视通信 | 第8-9页 |
2.3 人脸模型辅助视频编码 | 第9-10页 |
2.4 人机交互和语音驱动的卡通人脸动画 | 第10-11页 |
2.5 MPEG-4场景编辑工具(AUTHORING TOOLS) | 第11-13页 |
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章节安排 | 第13-16页 |
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MPEG-4简介及人脸动画对象的定义 | 第16-27页 |
1. MPEG-4技术及其应用 | 第16-21页 |
1.1 MPEG-4是MPEG家族中的一员 | 第16-17页 |
1.2 MPEG-4的内容和特点 | 第17-18页 |
1.3 MPEG-4的主要技术 | 第18-20页 |
1.4 MPEG-4的应用领域 | 第20-21页 |
2. MPEG-4中定义的人脸动画对象 | 第21-27页 |
2.1 FAP集 | 第22-23页 |
2.2 中性状态人脸和脸部动画参数单位 | 第23-24页 |
2.3 FDP集 | 第24-25页 |
2.4 MPEG-4兼容的人脸动画系统 | 第25-27页 |
第三章 OPENGL实现真实感图像的技术 | 第27-37页 |
1. OPENGL简介 | 第27页 |
2. OPENGL的实现原理 | 第27-29页 |
2.1 基于WINDOWS的OPENGL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2.2 OPENGL象素格式 | 第28页 |
2.3 OPENGL的着色描述表 | 第28-29页 |
2.4 OPENGL图形显示原理 | 第29页 |
3. OPENGL动画原理 | 第29-31页 |
4. 基于OPENGL的纹理映射技术 | 第31-37页 |
4.1 OPENGL下的纹理贴图介绍 | 第31-33页 |
4.2 系统中纹理贴图的具体实现 | 第33-37页 |
第四章 人脸语音动画系统中应用的TTS技术 | 第37-48页 |
1. TTS技术介绍 | 第37-38页 |
2. MICROSOFT SPEECH SDK介绍 | 第38-40页 |
3. COM技术 | 第40-42页 |
4. 系统运用SAPI5.0 TTS的方法 | 第42-48页 |
4.1 系统中主要运用的接口ISPVOICE介绍 | 第42-44页 |
4.2 系统运用SAPI 5.0 TTS的简单示例 | 第44-48页 |
第五章 人脸语音动画系统中的算法研究 | 第48-57页 |
1. 人脸语音动画系统的框图结构 | 第48-49页 |
2. 发音口型库和脸部表情库的建立方法 | 第49-51页 |
3. 过渡帧的插值方法 | 第51-52页 |
4. 动作混合与协同发音的算法 | 第52-55页 |
5. 系统实现口型动画与合成语音同步的方法 | 第55-57页 |
第六章 GRIMACE人脸语音动画系统 | 第57-70页 |
1. GRIMACE VTTS—针对“虚拟主持人”的原型系统 | 第57-62页 |
1.1 GRIMACE VTTS系统中的控件图解 | 第57-60页 |
1.2 GRIMACE VTTS系统支持视频播放 | 第60-62页 |
2. GRIMACE CHAT—针对“窄带可视通信”的原型系统 | 第62-67页 |
2.1 GRIMACE CHAT客户程序的基本聊天功能 | 第63-65页 |
2.2 GRIMACE CHAT客户程序的实时远程控制功能 | 第65-66页 |
2.3 GRIMACE CHAT系统的框架结构 | 第66-67页 |
3. 真人照片纹理贴图的优化算法 | 第67-70页 |
第七章 系统整体性能评测和研究方向展望 | 第70-76页 |
1. GRIMACE系统整体性能评测 | 第70-73页 |
1.1 人脸语音动画系统的主观评价 | 第70-71页 |
1.2 GRIMACE系统的客观评测 | 第71-73页 |
2. GRIMACE系统运行时的软、硬件平台要求 | 第73页 |
3. 原型系统的研究方向展望 | 第73-76页 |
3.1 应用平台拓展 | 第74页 |
3.2 真实感效果 | 第74-75页 |
3.3 实时性要求 | 第75页 |
3.4 带宽开销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