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2 金融市场交易机制 | 第13-26页 |
2.1 金融市场交易机制分类 | 第13-14页 |
2.2 竞价制度 | 第14-16页 |
2.3 做市商制度 | 第16-18页 |
2.4 做市商定价行为分析 | 第18-22页 |
2.5 竞价制度与做市商制度的比较 | 第22-26页 |
3 国外二板市场及其交易制度 | 第26-30页 |
3.1 NASDAQ市场及其交易制度 | 第26-28页 |
3.2 世界各国二板市场交易机制比较 | 第28-30页 |
4 案例分析:香港创业板市场 | 第30-52页 |
4.1 引言 | 第30页 |
4.2 香港创业板一级市场 | 第30-34页 |
4.3 香港创业板的市场表现 | 第34-39页 |
4.4 香港创业板的公司结构 | 第39-43页 |
4.5 香港创业板市场与香港主板市场及NASDAQ市场的比较 | 第43-49页 |
4.6 结论 | 第49-52页 |
5 中国二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效率研究 | 第52-70页 |
5.1 做市商制度增进市场效率的条件 | 第52-54页 |
5.2 市场均衡价差的确定 | 第54-59页 |
5.2.1 做市商的动态描述 | 第54-56页 |
5.2.2 单一时期做市商的保留成本 | 第56-57页 |
5.2.3 单一时期买卖价差的确定 | 第57-59页 |
5.3 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思考 | 第59-62页 |
5.4 实施做市商制度的制约因素 | 第62-63页 |
5.5 中国二板市场交易机制选择 | 第63-66页 |
5.6 政策建议 | 第66-70页 |
6 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