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1章 我国加入WTO与研究对外贸易法律的意义 | 第9-19页 |
1.1 入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措施 | 第9-13页 |
1.2 入世是国家开展经济外交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 第13-14页 |
1.3 入世是民族复业大业的需要 | 第14页 |
1.4 研究对外贸易法律的意义 | 第14-19页 |
1.4.1 我国对外贸易法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4.2 我国对外贸易法的主要特点 | 第16-17页 |
1.4.3 加快外贸法研究是跨世纪民族经济振兴的需要 | 第17-19页 |
第2章 WTO的主要法律规范 | 第19-33页 |
2.1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原则 | 第19-21页 |
2.2 发展中国家在WTO中的权利与义务 | 第21-25页 |
2.3 WTO关于关税减让的法律规范 | 第25-27页 |
2.4 WTO关于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规范 | 第27-30页 |
2.5 WTO关于技术贸易的法律规范 | 第30-33页 |
第3章 我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第33-38页 |
3.1 关于货物贸易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 | 第33-34页 |
3.2 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的有关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3.3 服务贸易的有关法律法规 | 第35页 |
3.4 其他与外贸密切相关的经济立法 | 第35页 |
3.5 我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8页 |
第4章 我国对外贸易法与WTO规则接轨的若干建议 | 第38-57页 |
4.1 建立符合国际贸易惯例的我国海关关税制度及其他税收制度 | 第38-41页 |
4.1.1 我国海关法律制度的改革 | 第38-39页 |
4.1.2 进出口税收制度的改革 | 第39-40页 |
4.1.3 我国其他涉外税收制度的改革原则 | 第40-41页 |
4.2 改革我国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 | 第41-45页 |
4.2.1 现行货物贸易法律制度与世贸组织原则的主要差别 | 第41-42页 |
4.2.2 下放外贸权,改革配额、许可证制度 | 第42-43页 |
4.2.3 规范技术壁垒制度、环保制度和商检制度 | 第43-45页 |
4.3 以新《合同法》为基础,完善外贸代理制和其他涉外合同制度 | 第45-48页 |
4.3.1 统一合同法对我国外贸代理法律制度的补充及其局限性 | 第45-47页 |
4.3.2 完善我国外贸代理制途径的探索 | 第47-48页 |
4.4 建立保护民族经济安全的反倾销、反补贴和其他保障措施法律 | 第48-51页 |
4.4.1 建立反倾销、反补贴屏障以防止国际不正当竞争 | 第48-49页 |
4.4.2 加强反倾销认识,认真做好反倾销应诉 | 第49-51页 |
4.5 建立完整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 第51-54页 |
4.5.1 服务贸易是世贸组织下一轮谈判的焦点 | 第51页 |
4.5.2 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一些思路 | 第51-54页 |
4.6 修订《对外贸易法》并制订实施细则的建议 | 第54-57页 |
4.6.1 《对外贸易法》与WTO的差距 | 第54-55页 |
4.6.2 对现行《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建议 | 第55-56页 |
4.6.3 在外贸基本法与其他外贸法律之间制订《对外贸易法实施细则》 | 第56-57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