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1.1 形态标记 | 第10页 |
1.2 细胞标记 | 第10-11页 |
1.3 生化标记 | 第11页 |
1.4 分子标记 | 第11-17页 |
1.4.1 基于Southern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 | 第12-13页 |
1.4.2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 第13页 |
1.4.2.1 RAPD标记 | 第13-14页 |
1.4.2.2 AFLP标记 | 第14-15页 |
1.4.2.3 重复序列标记 | 第15-17页 |
1.5 RAPD标记应用种子纯度鉴定的原理 | 第17页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71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2.2 试剂与溶液 | 第19页 |
2.3 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9-71页 |
2.4.1 DNA的制备与纯化 | 第19-21页 |
2.4.2 DNA质量的检测 | 第21-22页 |
2.4.3 RAPD扩增及产物检测 | 第22页 |
2.4.3.1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22页 |
2.4.3.2 RAPD扩增反应程序的建立 | 第22页 |
2.4.3.3 RAPD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2-23页 |
3. 结果 | 第23页 |
3.1 DNA提取方法对RAPD的影响 | 第23-25页 |
3.2 不同组织或器官对RAPD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RAPD反应的影响 | 第26页 |
3.3.1 反应组分对RAPD的影响 | 第26页 |
3.3.1.1 模板DNA对RAPD结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1.2 Taq聚合酶对RAPD结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1.3 Mg~(2+)浓度对RAPD结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1.4 引物对RAPD结果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1.5 dNTPs对RAPD的影响 | 第31页 |
3.3.2 反应参数对RAPD的影响 | 第31页 |
3.3.2.1 复性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2.2 延伸时间的影响 | 第32页 |
3.3.2.3 循环次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品种真实性鉴定与亲本多态性分析 | 第33-37页 |
3.5 引物的筛选与DNA指纹图谱类型的建立 | 第37页 |
3.5.1 引物的筛选 | 第37-40页 |
3.5.2 DNA指纹图谱类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3.6 黄瓜杂交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 | 第41-45页 |
4. 讨论 | 第45页 |
4.1 RAPD分析的影响因素 | 第45页 |
4.1.1 DNA提取方法对RAPD的影响 | 第45-47页 |
4.1.2 RAPD扩增的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的影响 | 第47-51页 |
4.2 RAPD鉴定种子纯度的非技术影响 | 第51-52页 |
4.3 引物的筛选 | 第52页 |
4.4 RAPD应用于种子纯度鉴定的遗传机理 | 第52-53页 |
4.5 RAPD技术应用于种子纯度鉴定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分析 | 第53-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