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非比例阻尼体系的进展 | 第11-13页 |
·阻尼理论的进展 | 第13-16页 |
·隔震结构的进展 | 第16-19页 |
·本文所做工作 | 第19-21页 |
第2章 串联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体系研究 | 第21-36页 |
·隔震结构体系概述 | 第21-28页 |
·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隔震结构的特点 | 第22页 |
·隔震装置的力学性能 | 第22-26页 |
·隔震结构隔震层分析模型 | 第26-28页 |
·隔震结构计算模型及其运动方程 | 第28-31页 |
·基础隔震结构 | 第28-29页 |
·层间隔震结构 | 第29-31页 |
·阻尼的分析方法 | 第31-36页 |
·比例阻尼(经典阻尼)理论 | 第31-33页 |
·非经典阻尼(非比例阻尼)理论 | 第33-36页 |
第3章 隔震结构响应分析的矩阵摄动法 | 第36-39页 |
·矩阵摄动法理论分析 | 第36-37页 |
·算例分析 | 第37-39页 |
第4章 多级串联非比例阻尼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 第39-51页 |
·多级串联非比例阻尼体系运动方程 | 第39-40页 |
·工程概况 | 第40页 |
·参数选取 | 第40-43页 |
·多级串联隔震结构 MATLAB 动力分析程序验证 | 第43页 |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第43-46页 |
·模态振型分析 | 第43页 |
·隔震结构对比分析 | 第43-46页 |
·串联隔震体系下部结构层间位移角分析 | 第46-50页 |
·串联隔震结构下部结构减震效应分析 | 第47-48页 |
·场地土对地下室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A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