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近场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抗倾覆特性研究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序言第9页
   ·近场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基础隔震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第12-15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基础隔震体系力学计算模型及动力方程第16-22页
   ·隔震支座性能及力学模型第16-20页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性能第16-18页
     ·基础隔震体系恢复力计算模型第18-20页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基础隔震体系运动方程第20-22页
     ·运动微分方程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近场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体系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第22-37页
   ·基础隔震体系模型在 SAP2000 中的实现第22-30页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设置第22-26页
     ·模型阻尼参数设置第26-29页
     ·模型建立第29-30页
   ·地震波选择第30-31页
   ·基础隔震体系在近、远场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第31-36页
     ·加速度响应幅值第32-34页
     ·位移响应幅值第34-35页
     ·层间位移角幅值第35-36页
     ·层间剪力幅值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近场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体系抗倾覆特性分析第37-48页
   ·基础隔震结构抗倾覆验算的规定第37-38页
   ·隔震结构抗倾覆比计算公式第38-39页
     ·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第38页
     ·隔震结构的抗倾覆力矩第38-39页
   ·近场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体系抗倾覆特性影响因素第39-46页
     ·场地类型及地震加速度峰值的影响第40-42页
     ·隔震周期的影响第42-43页
     ·上部结构高宽比的影响第43-44页
     ·上部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第44-45页
     ·速度脉冲效应的影响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场地震作用下不规则隔震结构的倒塌模拟
下一篇:多级串联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