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文章结构 | 第18-2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1-35页 |
·关于经济转型的研究 | 第21-24页 |
·经济转型理论 | 第21页 |
·经济转型的内涵 | 第21-23页 |
·经济转型的方式 | 第23-24页 |
·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概述 | 第24-31页 |
·以环境为基础的传统战略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以行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 第25-27页 |
·以资源、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7-29页 |
·各理论学派的评价与比较 | 第29页 |
·战略管理理论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第3章 转型时期我国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 | 第35-55页 |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发展及改革 | 第35-40页 |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概况 | 第35-37页 |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 第37-40页 |
·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 | 第40-45页 |
·国有企业的涵义 | 第40页 |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 第40-43页 |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 | 第43-45页 |
·宏观经济环境 | 第45-51页 |
·宏观经济运行回顾 | 第45-48页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第48-50页 |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4章 行业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 第55-71页 |
·引言 | 第55页 |
·研究回顾 | 第55-58页 |
·研究假设 | 第58-59页 |
·研究方法 | 第59-61页 |
·模型选择 | 第59-60页 |
·研究数据 | 第60页 |
·指标选择 | 第60-61页 |
·研究结果 | 第61-65页 |
·基于销售毛利率的分析结果 | 第61-62页 |
·基于销售净利率的分析结果 | 第62-64页 |
·两种结果的对比 | 第64-65页 |
·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5章 行业与企业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比较 | 第71-81页 |
·引言 | 第71页 |
·研究假设 | 第71-72页 |
·研究方法 | 第72-74页 |
·模型选择 | 第72-73页 |
·指标测量 | 第73-74页 |
·样本选择 | 第74页 |
·研究结果 | 第74-77页 |
·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6章 政府行为对企业战略与绩效的影响 | 第81-91页 |
·政府行为及政企关系 | 第81-82页 |
·政府行为 | 第81-82页 |
·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82页 |
·研究方法 | 第82页 |
·概念界定 | 第82-83页 |
·资料来源 | 第83页 |
·案例一 兴泰控股集团的战略变革 | 第83-86页 |
·企业概况 | 第83页 |
·发展历程及战略变革 | 第83-86页 |
·案例二 政府行为与浙江民营经济 | 第86-88页 |
·案例分析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第7章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 第91-101页 |
·战略分析理论 | 第91-92页 |
·战略管理对我国企业的重要意义 | 第92-93页 |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企业的战略分析模型 | 第93-95页 |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 第95-98页 |
·国有企业的战略选择 | 第95-96页 |
·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总结及创新点 | 第101-102页 |
·研究展望 | 第102-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