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校园景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校园景观概述 | 第16-17页 |
·校园及景观的定义 | 第16页 |
·校园景观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 | 第17-20页 |
·特殊教育学校的定义 | 第17页 |
·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特殊教育学校的分类 | 第18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对象及分类 | 第18-19页 |
·聋哑学生的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20-21页 |
·人性化设计理论 | 第21页 |
·无障碍设计理论 | 第21-22页 |
·疗养景观的理论 | 第22-23页 |
3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3-37页 |
·现状调查简述 | 第23-24页 |
·现状调查的目的 | 第23页 |
·现状调查的对象 | 第23页 |
·现状调查的方法 | 第23页 |
·现状调查的过程 | 第23-24页 |
·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4-34页 |
·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 | 第24-26页 |
·广州市聋人学校 | 第26-27页 |
·福州市聋哑学校 | 第27-29页 |
·苏州市吴中区聋哑学校 | 第29-31页 |
·杭州聋人学校 | 第31-34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的建设现状 | 第34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4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探析 | 第37-42页 |
·聋哑类学生对校园景观的需求分析 | 第37-39页 |
·心理需求 | 第37-38页 |
·生理需求 | 第38页 |
·辅助教学需求 | 第38-39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的环境特点 | 第39-40页 |
·行为主体的特殊性 | 第39页 |
·高度的环境知觉性 | 第39-40页 |
·复杂的功能性 | 第40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的功能 | 第40-42页 |
·教育功能 | 第40页 |
·生态功能 | 第40-41页 |
·文化功能 | 第41页 |
·康复疗养功能 | 第41-42页 |
5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的营建 | 第42-62页 |
·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42-43页 |
·人性化原则 | 第42页 |
·补偿性设计原则 | 第42页 |
·康复疗养原则 | 第42-43页 |
·教育性原则 | 第43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3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的特殊设计要求 | 第43-48页 |
·创造无障碍的校园景观环境 | 第43-44页 |
·重视环境感知的弥补性环境设计 | 第44-46页 |
·人性化的景观细部设计 | 第46-48页 |
·以绿化为主的康复疗养校园景观 | 第48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景观营建的构成要素及设计要求 | 第48-55页 |
·基面要素 | 第48-51页 |
·围护面要素 | 第51-52页 |
·设施小品要素 | 第52-55页 |
·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各功能分区的景观营建 | 第55-62页 |
·入口空间 | 第55-57页 |
·教学区 | 第57页 |
·运动区 | 第57-58页 |
·宿舍生活区 | 第58-59页 |
·绿化种植区 | 第59-62页 |
6 实例分析——杭州聋人学校校园景观分析 | 第62-68页 |
·学校简介 | 第62-64页 |
·学校概况 | 第62页 |
·总体布局 | 第62-64页 |
·校园景观成功之处 | 第64-66页 |
·具有教育功能的校园景观 | 第64页 |
·校园的文化建设在景观中的体现 | 第64-65页 |
·人性化景观设计突出 | 第65-66页 |
·校园景观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 第66-68页 |
·水景中的植物造景忽视 | 第66页 |
·康复疗养景观有待加强 | 第66-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图表目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