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伤寒沙门菌的z66鞭毛抗原 | 第12-15页 |
·PhoP-PhoQ双组分调节系统 | 第15-20页 |
·Mg~(2+)浓度对PhoP-PhoQ系统的调节 | 第16-17页 |
·PhoP-PhoQ系统在酸性应激时的作用 | 第17页 |
·PhoP-PhoQ系统在胆汁应激时的作用 | 第17页 |
·PhoP-PhoQ系统调控对脂质A的结构修饰 | 第17-19页 |
·PhoP-PhoQ系统调控对抗菌肽(AMPs)的抵抗力 | 第19-20页 |
·调节因子PhoP与z66鞭毛抗原表达可能的作用关系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21-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 | 第21页 |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伤寒沙门菌phoP缺陷株的构建及鉴定 | 第23-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材料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8页 |
·结果 | 第28-33页 |
·phoP基因上、下游片段F1、F2的扩增 | 第28-29页 |
·phoP基因缺陷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的制备 | 第29-30页 |
·重组自杀质粒pGMB151的构建及鉴定 | 第30-31页 |
·重组变异株的筛选及鉴定 | 第31页 |
·测序结果及比对 | 第31-33页 |
·讨论 | 第33-36页 |
第四章 伤寒沙门菌fljb∷lacZ和phoP~-fljb∷lacZ变异株的构建及鉴定 | 第36-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材料 | 第36-38页 |
·方法 | 第38-40页 |
·结果 | 第40-43页 |
·伤寒沙门菌fljB∷lacZ和phoP~-fljB∷lacZ变异株的构建及鉴定 | 第40-42页 |
·细菌lacZ基因表达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PhoP对鞭毛抗原基因fljb∶z66的表达调节 | 第45-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材料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47页 |
·结果 | 第47-50页 |
·渗透压应激 | 第47-48页 |
·氧应激 | 第48页 |
·胆汁应激 | 第48-49页 |
·弱酸应激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51-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