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一、中国古代对贿赂的规定 | 第10-11页 |
二、西方对贿赂的规定 | 第11页 |
三、建国以来我国对贿赂的规定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3-20页 |
第一节 贿赂犯罪规制不完善导致的困境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4-20页 |
一、贿赂犯罪把贿赂范围规定为财物 | 第15-16页 |
二、对财物的定义 | 第16-18页 |
三、财物不能容纳所有危害严重的贿赂行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立法把贿赂范围规定为财物导致的危害 | 第20-24页 |
第一节 现实与法律脱节,破坏法治的统一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大量贿赂行为非罪化,破坏法律的公平 | 第21页 |
第三节 与贿赂犯罪维护职务行为廉洁性的立法目的矛盾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没有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衔接,违背世界反腐潮流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立法把贿赂范围规定为财物的原因 | 第24-30页 |
第一节 为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控制贿赂犯罪的认定数量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财物外贿赂不好界定,缺乏明确性,可操作性不强 | 第26-27页 |
一、财产性利益不好界定 | 第26-27页 |
二、其他利益也不好界定 | 第27页 |
第三节 历次立法都规定为财物,有种立法的惰性 | 第27-28页 |
第四节 与我国重视礼节的传统有一定冲突 | 第28-29页 |
第五节 是我国价值观念惯性的结果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世界各国(地区)立法对贿赂犯罪贿赂范围的规定 | 第30-35页 |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对贿赂犯罪贿赂范围的规定 | 第30-32页 |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贿赂犯罪贿赂范围的立法模式概述 | 第32-35页 |
一、把贿赂的范围统称为贿赂,而不作具体规定 | 第32-33页 |
二、把贿赂的范围规定为财物 | 第33页 |
三、把贿赂的范围规定为财产性利益 | 第33页 |
四、把贿赂的范围规定为财物加利益 | 第33-34页 |
五、把贿赂的范围规定为利益、好处或者报酬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贿赂犯罪贿赂范围的三种分类 | 第35-43页 |
第一节 财物 | 第35-37页 |
一、财物的内涵 | 第35页 |
二、财物的范围 | 第35-36页 |
三、贿赂犯罪规定为财物的有利方面 | 第36页 |
四、贿赂犯罪规定为财物的弊端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财产性利益 | 第37-38页 |
一、财产性利益的内涵 | 第37页 |
二、财产性利益的范围 | 第37-38页 |
三、贿赂犯罪规定为财产性利益的有利方面 | 第38页 |
四、贿赂犯罪规定为财产性利益的弊端 | 第38页 |
第三节 利益 | 第38-43页 |
一、其他利益的内涵 | 第38-39页 |
二、其他利益的范围 | 第39-40页 |
三、贿赂犯罪规定为利益(其他利益)的有利方面 | 第40-41页 |
四、贿赂犯罪规定为利益(其他利益)的弊端 | 第41-43页 |
第六章 我国贿赂犯罪贿赂范围的立法构想 | 第43-49页 |
第一节 贿赂的范围以什么方式规定,即由谁规定 | 第43-45页 |
第二节 贿赂犯罪的贿赂范围应该如何规定 | 第45-49页 |
一、对贿赂范围的规定 | 第45-46页 |
二、对定罪量刑的规定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