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从新文学创作者向学者的转变 | 第9-15页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实绩 | 第9-12页 |
一、朱自清:写诗起家的“散文圣手” | 第9-11页 |
二、闻一多:“带着镣铐的舞蹈” | 第11-12页 |
三、刘半农:清新的白话诗 | 第12页 |
第二节 作家从创作向学术的转变 | 第12-15页 |
一、朱自清的创作转向 | 第12-14页 |
二、闻一多的创作转向 | 第14页 |
三、刘半农的创作转向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转向后的学术建树及对新文学的贡献 | 第15-32页 |
第一节 转向后的学术建树 | 第15-29页 |
一、朱自清:现代文学史的开创者 | 第15-19页 |
二、朱自清治学方法的革新 | 第19-22页 |
三、闻一多:古代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 | 第22-26页 |
四、闻一多治学方法的革新 | 第26-27页 |
五、刘半农:语音学的先驱 | 第27-29页 |
第二节 转向后对新文学的贡献 | 第29-32页 |
一、朱自清转向后对新文学的贡献:推动中国语文的现代化 | 第29-30页 |
二、闻一多转向后对新文学的贡献:格律诗的“诗宗” | 第30-32页 |
第三章:从创作到学术的转向的原因 | 第32-38页 |
第一节 社会责任感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 第32-35页 |
第二节 经济原因对五四作家转向的影响 | 第35-38页 |
一、朱自清的家庭负累 | 第36页 |
二、闻一多的家庭负累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