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1 行政规划程序控制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1-18页 |
·行政规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 第11-13页 |
·行政规划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 第11-12页 |
·行政规划的性质 | 第12-13页 |
·行政规划的特点 | 第13-14页 |
·内容的复杂性 | 第13页 |
·法定性 | 第13-14页 |
·动态性 | 第14页 |
·自由裁量性 | 第14页 |
·行政规划程序的价值 | 第14-17页 |
·行政规划程序限制规划的自由裁量权 | 第14-15页 |
·行政规划程序能实现行政规划公正与效率的协调 | 第15-17页 |
·行政规划程序与行政规划程序控制 | 第17-18页 |
2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规划的程序控制研究 | 第18-33页 |
·属成文法途径的行政规划程序 | 第18-26页 |
·德国的行政规划程序 | 第18-21页 |
·日本的行政规划程序 | 第21-23页 |
·美国的正当程序原则 | 第23-25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规划程序 | 第25-26页 |
·属判例法途径的行政规划程序 | 第26-31页 |
·英国的自然公正原则 | 第26-28页 |
·法国的行政规划程序 | 第28-31页 |
·对我国行政规划程序控制的启示 | 第31-33页 |
·行政规划程序应当法治化 | 第31页 |
·加强行政规划程序中公众参与的力度 | 第31-32页 |
·建立行政规划的法律救济途径 | 第32-33页 |
3 我国行政规划程序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我国行政规划程序的现状 | 第33-34页 |
·我国行政规划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我国行政规划程序的规范化程序低 | 第34页 |
·对于多个规划竞合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 | 第34-35页 |
·行政规划程序上缺乏民主性 | 第35页 |
·行政规划关系人缺乏救济保障 | 第35页 |
·我国行政规划程序所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 第35-39页 |
·宪法正当程序理念的缺失 | 第35-36页 |
·“重实体、轻程序”的实用主义传统根深蒂固 | 第36-37页 |
·市民力量增长缓慢 | 第37页 |
·我国行政规划的理论研究落后 | 第37页 |
·深层次上的制度原因 | 第37-39页 |
4 我国行政规划程序控制的完善 | 第39-48页 |
·行政规划程序应体现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构建我国行政规划程序控制制度 | 第40-48页 |
·行政规划的制定程序 | 第40-44页 |
·行政规划的实施程序 | 第44-45页 |
·对行政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