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0-24页 |
·现代罗布人 | 第10-11页 |
·现代罗布人的语言、历史、文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DNA多态性及其表现形式 | 第12-13页 |
·人类进化研究中常用的DNA多态性 | 第13页 |
·线粒体DNA(mtDNA)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 第13-16页 |
·线粒体DNA D-环区的多态性 | 第14-15页 |
·线粒体DNA COⅡ/tRNALYS基因间V区的多态性 | 第15-16页 |
·mtDNA多态性检测方法 | 第16页 |
·Y染色体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 第16-21页 |
·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的多态 | 第18-19页 |
·Y染色体多等位基因的多态 | 第19-21页 |
·Y染色体多态性检测方 | 第21页 |
·本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4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4-45页 |
第二章 现代罗布人群mtDNA多态性的研究 | 第24-34页 |
·研究样本与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样本 | 第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血样DNA的提取 | 第26页 |
·DNA的浓度测定及定量分析 | 第26-27页 |
·PCR扩增 | 第27-28页 |
·电泳检测 | 第28页 |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第28-29页 |
·高变Ⅰ区特异片段测序 | 第29页 |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及相关网站 | 第29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30-34页 |
·结果 | 第30-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现代罗布人群mtDNA COⅡ/tRNA~(LYS)基因间V区多态性的检测 | 第34-40页 |
·研究样本与方法 | 第34-35页 |
·研究样本 | 第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血样DNA的提取 | 第35-36页 |
·DNA的浓度测定及定量分析 | 第36页 |
·扩增区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6-37页 |
·V区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37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检测 | 第37页 |
·mtDNA V区的PCR产物的纯化及测序 | 第37-38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38-40页 |
·结果 | 第38-39页 |
·PCR检测mtDNA 9bp缺失频率 | 第38页 |
·序列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国内外各民族mtDNA 9bp缺失频率比较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现代罗布人群Y染色体Alu序列多态性的研究 | 第40-44页 |
·研究样本与方法 | 第40页 |
·研究样本 | 第4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血样DNA的提取 | 第40页 |
·DNA的浓度测定及定量分析 | 第40-41页 |
·Y染色体Alu区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41页 |
·Y染色体Alu区目的片段扩增 | 第41页 |
·PCR产物检测 | 第41-42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42-44页 |
·结果 | 第42-43页 |
·PCR检测Y染色体Alu区缺失频率 | 第42页 |
·国内外各民族Y染色体Alu区缺失频率比较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研究工作展望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4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4页 |
附图: | 第54-58页 |
英文缩略 | 第54-55页 |
分析图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61页 |
Main Publications: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