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论纲

内容提要第1-12页
前言第12-16页
第一章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的界定第16-56页
 第一节 经济犯罪概念的学说综述及其界定第16-30页
  一、经济犯罪概念的观点列举和评析第16-23页
  二、对经济犯罪概念不同观点予以归纳和评析的启示第23-25页
  三、经济犯罪概念各种观点中存在的欠缺第25-28页
  四、经济犯罪概念的界定第28-30页
 第二节 我国经济犯罪范围的界定第30-39页
  一、经济犯罪范围界定的不同学说及其评析第30-32页
  二、我国经济犯罪范围的界定根据第32-35页
  三、我国经济犯罪范围的具体界定第35-39页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界定第39-44页
  一、法律责任界定的学说评析第40-42页
  二、法律责任概念的界定第42-43页
  三、法律责任一般类型的分析第43-44页
 第四节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的界定第44-56页
  一、经济犯罪法律责任概念的分析第44-46页
  二、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的类型第46-51页
  三、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的特征第51-53页
  四、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界定的意义第53-56页
第二章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的正当性第56-88页
 第一节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正当性的理论基础第56-65页
  一、西方学者关于法律责任正当性的主要理论及其启示第56-62页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经济犯罪法律责任正当性的理论基础第62-65页
 第二节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中多重法律评价的正当性第65-74页
  一、同一经济犯罪行为应受到不同法律部门的多重评价第66-67页
  二、同一经济犯罪行为的实施主体具有多重法律身份第67-68页
  三、同一经济犯罪行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涵盖性第68-69页
  四、同一经济犯罪行为具有危害后果的多重性第69-70页
  五、不同法律责任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和非排斥性第70-71页
  六、经济犯罪的多重法律评价与相关原则的关系第71-74页
 第三节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的价值正当性和功能正当性第74-88页
  一、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的价值正当性第74-82页
  二、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的功能正当性第82-88页
第三章 经济犯罪的刑事责任第88-129页
 第一节 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第88-95页
  一、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概念界定第88-90页
  二、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特征第90-95页
 第二节 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归责根据第95-107页
  一、经济犯罪的客体第97-100页
  二、经济犯罪的客观方面第100-104页
  三、经济犯罪的主体第104-105页
  四、经济犯罪的主观方面第105-107页
 第三节 单位经济犯罪的刑事责任第107-119页
  一、单位经济犯罪概念的界定第107-109页
  二、单位经济犯罪的构成要件第109-116页
  三、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特点第116-119页
 第四节 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第119-129页
  一、经济犯罪刑事责任承担形式的诠释第119-121页
  二、经济犯罪刑事责任承担形式的要求第121-123页
  三、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不同承担形式第123-129页
第四章 经济犯罪的行政责任第129-166页
 第一节 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界定第129-139页
  一、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界定的前提第129-132页
  二、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界定的基础第132-135页
  三、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概念界定第135-139页
 第二节 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特征第139-143页
  一、经济犯罪行政责任只能发生于市场经济管理活动中,且其产生具有派生性和或然性第139-140页
  二、经济犯罪行政责任不以存在特定受害人以及发生具体、特定损害后果为必备条件第140-141页
  三、经济犯罪行政责任兼有惩罚性和补偿性,因其行政责任主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第141-142页
  四、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追究主体、追究程序的特殊性第142-143页
  五、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不可免责性第143页
 第三节 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第143-152页
  一、经济犯罪行政责任归责原则的意义第143-146页
  二、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第146-147页
  三、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第147-152页
 第四节 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类型划分及其构成要件第152-160页
  一、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类型划分的依据第152-153页
  二、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类型划分第153-156页
  三、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类型划分的意义第156-157页
  四、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57-160页
 第五节 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承担形式第160-166页
  一、经济犯罪行政责任承担形式的特点和应考虑因素第160-161页
  二、行政主体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承担形式第161页
  三、行政公务员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承担形式第161页
  四、行政相对人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承担形式第161-166页
第五章 经济犯罪的民事责任第166-198页
 第一节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界定第166-172页
  一、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界定的基础第166-169页
  二、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概念界定第169-172页
 第二节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特征第172-176页
  一、经济犯罪民事责任只产生于市场经营活动或者市场交易活动中,且其产生具有派生性和或然性第172-173页
  二、经济犯罪民事责任都以存在特定受害人且发生损害结果或者危险状态为必备要件第173-174页
  三、经济犯罪民事责任具有极其明显的赔偿性或者补偿性第174页
  四、经济犯罪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第174-175页
  五、经济犯罪民事责任具有可免责性第175-176页
 第三节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类型第176-185页
  一、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类型的划分标准第176-178页
  二、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类型划分之一第178-182页
  三、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类型划分之二第182-183页
  四、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类型划分之三第183-185页
 第四节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第185-193页
  一、过错责任原则是经济犯罪民事责任唯一的归责原则第185-187页
  二、过错责任原则作为经济犯罪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特殊性第187-188页
  三、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第188-189页
  四、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89-193页
 第五节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第193-198页
  一、经济犯罪民事责任承担形式的意义第193页
  二、确立经济犯罪民事责任承担形式应考虑的因素第193-194页
  三、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及其排除适用第194-197页
  四、经济犯罪民事责任承担形式的适用原则第197-198页
第六章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的重合及其适用第198-236页
 第一节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重合的界定和意义第198-204页
  一、经济犯罪法律责任重合的分析第198-200页
  二、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的重合与法律责任竞合的区分第200-202页
  三、经济犯罪法律责任重合的意义第202-204页
 第二节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重合的条件和情形第204-213页
  一、经济犯罪法律责任重合的条件第204-205页
  二、经济犯罪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重合的情形第205-208页
  三、经济犯罪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重合的情形第208-210页
  四、经济犯罪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重合的情形第210-213页
 第三节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重合的适用规则第213-226页
  一、经济犯罪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重合的适用规则第213-217页
  二、经济犯罪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重合的适用规则第217-225页
  三、经济犯罪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重合的适用规则第225-226页
 第四节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重合的适用程序第226-236页
  一、经济犯罪法律责任重合中的不同适用程序第226-231页
  二、经济犯罪法律责任不同适用程序的相互交错和相互冲突第231-232页
  三、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程序优先适用原则第232-236页
第七章 我国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和体系化第236-280页
 第一节 我国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的立法缺陷分析第236-251页
  一、我国刑法典总则相关规定的立法缺陷第236-244页
  二、我国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商法相关规定的立法缺陷第244-248页
  三、我国附属经济刑法立法技术存在的缺陷第248-250页
  四、我国诉讼法相关规定的立法缺陷第250-251页
 第二节 我国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的立法完善构想第251-266页
  一、我国刑法典总则中相关规定的立法完善第251-260页
  二、我国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商法相关规定的立法完善第260-262页
  三、我国附属经济刑法立法技术的完善第262-265页
  四、我国诉讼法相关规定的立法完善第265-266页
 第三节 我国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的体系化第266-280页
  一、我国经济犯罪法律责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第266-271页
  二、我国经济犯罪法律责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271-273页
  三、我国经济犯罪法律责任体系化的若干措施第273-280页
结论第280-282页
参考文献第282-29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94-295页
论文摘要第295-299页
ABSTRACT第299-305页
后记第305页

论文共3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本多数决:异化与回归
下一篇:市场信用的刑法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