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31页 |
一、课题背景介绍 | 第16-24页 |
(一) HIV Tat蛋白功能 | 第16页 |
(二) 代谢组学概述 | 第16-23页 |
(三) 代谢组学方法在HIV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二、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4-25页 |
(一)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4页 |
(二)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1页 |
第二章 HIV-1 Tat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鉴定 | 第31-51页 |
一、引言 | 第31-32页 |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44页 |
(一) 仪器和试剂 | 第32-38页 |
(二) HIV-1 tat DNA片段的合成、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38-39页 |
(三) tat DNA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四) 重组Tat蛋白的小量表达及鉴定 | 第40-41页 |
(五) 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纯化、定量及内毒素检测 | 第41-43页 |
(六) Tat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测定 | 第43-44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44-48页 |
(一) PCR方法制备HIV-1 tat DNA | 第44页 |
(二) tat DNA片段的克隆与鉴定 | 第44页 |
(三) tat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44-45页 |
(四) Tat蛋白的表达 | 第45-46页 |
(五) Tat蛋白的纯化及Western-blot鉴定 | 第46页 |
(六) 内毒素检测 | 第46页 |
(七) 重组Tat的反式激活活性测定 | 第46-48页 |
四、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基于GC-MS技术的HIV-1 Tat诱导的ICR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第51-66页 |
一、引言 | 第51-52页 |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2-54页 |
(一) 仪器和试剂 | 第52-53页 |
(二) 动物实验 | 第53页 |
(三)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第53页 |
(四) GC-MS分析 | 第53页 |
(五) 数据处理 | 第53-54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54-59页 |
(一) GC-MS代谢轮廓 | 第54-56页 |
(二) 多变量数据分析 | 第56页 |
(三) 数据筛选 | 第56-59页 |
四、讨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第四章 基于LC/GC-MS和定量PCR技术的HIV-1 Tat诱导Jurkat细胞的代谢组学研究 | 第66-93页 |
一、引言 | 第66-67页 |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7-73页 |
(一) 试剂 | 第67-68页 |
(二) 重组Tat蛋白 | 第68页 |
(三) MTT | 第68页 |
(四) 流式细胞测定凋亡 | 第68-69页 |
(五) 细胞实验 | 第69页 |
(六) GC-MS分析 | 第69页 |
(七) LC-MS分析 | 第69-70页 |
(八) 数据处理 | 第70页 |
(九) 抽提RNA,逆转录,定量PCR检测方法 | 第70-73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73-85页 |
(一) HIV-1 Tat对Jurka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73页 |
(二) HIV-1 Tat 对Jurkat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 第73-74页 |
(三) GC-MS、RPLC-MS和HILIC-MS代谢轮廓 | 第74-75页 |
(四) 代谢指纹谱重现性和稳定性考察 | 第75-76页 |
(五) 多变量统计分析和细胞内代谢物鉴定 | 第76-82页 |
(六) 多变量统计分析和细胞外代谢物鉴定 | 第82-83页 |
(七) 代谢通路分析 | 第83-84页 |
(八) 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定量PCR分析 | 第84-85页 |
四、讨论 | 第85-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第五章 我国HIV感染者中Tat抗体反应特点研究 | 第93-118页 |
一、引言 | 第93-94页 |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94-98页 |
(一) 载体、菌株和试剂 | 第94页 |
(二) 临床样本 | 第94-96页 |
(三) 实验方法 | 第96-98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98-111页 |
(一) 重组Tat蛋白的纯化及鉴定 | 第98-99页 |
(二) 抗Tat抗体反应 | 第99-100页 |
(三) 抗体反应特点 | 第100-106页 |
(四) 抗Tat抗体反应分型 | 第106-108页 |
(五) 抗体的中和能力与抗体的反应类型及与CD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比较 | 第108-111页 |
四、讨论 | 第111-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全文总结 | 第118-11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