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数据来源 | 第10-11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0-11页 |
·数据来源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偿付能力的理论分析 | 第12-21页 |
·偿付能力的含义 | 第12页 |
·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财务指标评价法 | 第14页 |
·风险资本要求法 | 第14-15页 |
·现金流测试法 | 第15页 |
·偿付能力动态测试法 | 第15-16页 |
·动态财务分析法 | 第16页 |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6-21页 |
·构建偿付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第16-17页 |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偿付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定与构建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因子分析在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第21-30页 |
·评价寿险偿付能力状况的因子分析 | 第21-28页 |
·背景介绍 | 第21页 |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21-22页 |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SPSS统计分析过程 | 第23-27页 |
·因子分析的结果 | 第27-28页 |
·因子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灰色模糊综合评判用于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30-46页 |
·准备知识 | 第30-33页 |
·灰理论 | 第30页 |
·灰关联分析理论 | 第30-32页 |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第32-33页 |
·基于灰色系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建模原理 | 第33-37页 |
·范数灰关联度法求解指标权重 | 第33-35页 |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与过程 | 第35-37页 |
·实证分析 | 第37-44页 |
·偿付能力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39页 |
·模糊综合评判及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两种方法的比较与探讨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提高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建议 | 第46-53页 |
·提高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提高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建议 | 第47-53页 |
·提高管理者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的重视 | 第47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准备金计提方法 | 第47-48页 |
·加快寿险产品的创新 | 第48-49页 |
·加强投资资金的管理 | 第49-50页 |
·降低寿险退保率 | 第50-51页 |
·合理确定再保险份额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