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图像融合与配准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国内外发展第9-13页
     ·图像配准第9-10页
     ·图像融合第10-13页
     ·图像融合质量评估第13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3-18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15页
     ·结构安排第15-16页
     ·主要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几种常用的传感器及图像融合理论第18-28页
   ·几种常用的传感器及其图像第18-20页
     ·可见光图像第18页
     ·红外图像第18-19页
     ·雷达图像第19-20页
     ·医学图像第20页
   ·多源图像的特点第20-21页
   ·图像融合第21-25页
     ·图像融合的定义第21页
     ·图像融合的目的和要求第21-22页
     ·图像融合的难点第22页
     ·图像融合的层次第22-25页
   ·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及分类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图像配准第28-64页
   ·引言第28-33页
     ·基于灰度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第29-30页
     ·基于变换域的图像配准方法第30-32页
     ·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第32-33页
   ·基于四元数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彩色图像配准方法第33-63页
     ·四元数第34-37页
     ·彩色图像的四元数表示第37-38页
     ·四元数域的傅立叶变换第38-50页
     ·基于DQFT 的彩色图像的旋转-变比-平移配准第50-55页
     ·QPC、HPC、QC 和PC 在彩色图像平移估计中的比较第55-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图像融合第64-84页
   ·多分辨率图像融合第64-76页
     ·各种多分辨率分解方法第65-69页
     ·多分辨率图像融合框架第69-73页
     ·实验结果第73-76页
   ·基于红外特征和区域相似的图像融合方法第76-83页
     ·应用要求与源图像特点分析第77-78页
     ·Wang 和Bovik 的图像结构相似度第78-79页
     ·基于红外特征和区域相似的图像融合算法第79-81页
     ·图像融合实验结果第81-82页
     ·结论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图像融合质量评估第84-104页
   ·引言第84-90页
     ·图像融合质量的主观评估方法第84-85页
     ·常用的图像融合质量的客观评估方法第85-90页
   ·基于图像相似的客观图像融合质量评价算法第90-93页
     ·算法描述第90-91页
     ·实验结果第91-93页
   ·图像杂波尺度与图像融合质量评估第93-103页
     ·杂波的基本概念第93-94页
     ·常用的杂波量化尺度第94-95页
     ·图像杂波尺度与图像融合质量评估第95-96页
     ·基于四元数相位相关的彩色图像杂波尺度第96-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04-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26-128页
附录A第128-129页
附录B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像逆半调及其质量评价技术研究
下一篇:提高多视点视频编码效率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