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共识与不足 | 第16-17页 |
| ·共识 | 第16页 |
| ·不足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 ·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效益及其评价理论 | 第19-22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19-20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效益 | 第20-21页 |
|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概念 | 第20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效益分析 | 第20-21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论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效益研究 | 第22-36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概述 | 第22-25页 |
| ·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纲要[FESLM] | 第22-23页 |
| ·欧洲通用指标 | 第23-24页 |
| ·土地利用压力指标 | 第24-25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第25-27页 |
| ·评价体系中效益指标的筛选及确定 | 第27-28页 |
| ·效益指标选取的标准 | 第27页 |
| ·效益指标的筛选方法 | 第27-28页 |
| ·效益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比较研究 | 第28-33页 |
| ·专家咨询法(Delphi 法) | 第29页 |
| ·层次分析法(AHP 法) | 第29-32页 |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2页 |
| ·熵值法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 第33-3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第33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西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分析 | 第36-41页 |
| ·西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 第36-39页 |
| ·特征 | 第36-37页 |
| ·存在问题 | 第37-39页 |
| ·可持续发展面临难题 | 第39页 |
| ·城中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 第39-41页 |
| ·高起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 第39页 |
| ·做好“四个转变”工作,关键在于土地变国有 | 第39-40页 |
| ·走政府、村集体、开发商三位一体化道路 | 第40页 |
|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基于效益指标的城中村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实例分析 | 第41-60页 |
| ·北沙坡村现状 | 第41页 |
| ·北沙坡村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 | 第41-48页 |
|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42-46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47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 第47-48页 |
| ·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效益指标单项分析 | 第48页 |
| ·效益指标综合分析 | 第48-49页 |
| ·北沙坡村土地可持续利用改造措施及改造项目可行性财务评价 | 第49-60页 |
| ·改造方案 | 第49-51页 |
| ·改造项目可行性财务评价 | 第51-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