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秩相关模型及其地图可视化在农用地分等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选题背景第8页
   ·研究现状第8-9页
   ·论题提出第9-12页
     ·研究内容第9-10页
     ·研究思路第10-12页
第二章 应用的基本数学模型与制图模型第12-21页
   ·分级模型第12-15页
     ·基本原则第12-13页
     ·分级模型第13-15页
   ·相关分析数学模型第15-19页
     ·单相关模型第15-16页
     ·偏相关模型第16-17页
     ·复相关模型第17页
     ·秩相关模型第17-19页
   ·相关制图模型第19-21页
     ·相关地图第19-20页
     ·相关制图模型第20-21页
第三章 陕西省农用地分等概况第21-35页
   ·农用地分等理论与原理第21-23页
     ·农用地分等理论第21页
     ·农用地分等原理第21-23页
   ·陕西省农用地分等的技术路线第23-28页
     ·基础资料收集第24-25页
     ·分等单元的划分第25页
     ·分等指标体系及基本参数确立第25-28页
   ·农用地分等指数的确定第28-32页
     ·自然质量等指数第28-29页
     ·利用等指数第29-31页
     ·经济等指数第31-32页
   ·农用地分等校验与调整第32-33页
   ·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形式第33-35页
第四章 农用地分等中秩相关分析第35-53页
   ·秩相关分析下农用地等别的划分第35页
   ·指标区级秩相关分析第35-49页
     ·秩确定第35-40页
     ·秩相关系数的计算第40页
     ·秩相关制图第40-45页
     ·结果分析第45-49页
   ·指标区内秩相关分析第49-52页
     ·秩相关系数的计算第49-50页
     ·秩相关制图第50-52页
     ·结果分析第52页
   ·方案改进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神木县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
下一篇:基于效益指标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西安市北沙坡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