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组播与SUPANET组播接入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SUPANET的提出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的组织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SUPA体系结构 | 第15-22页 |
·带外信令技术 | 第15页 |
·SUPA的协议层次模型和接口 | 第15-18页 |
·SUPA基本工作过程 | 第18页 |
·EPFTS技术 | 第18-22页 |
第3章 组播管理现状研究 | 第22-34页 |
·IP组播简介 | 第22-23页 |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 第23-29页 |
·IGMPv1 | 第24-26页 |
·IGMPv2 | 第26-28页 |
·IGMPv3 | 第28-29页 |
·局域网上的组播 | 第29-33页 |
·IGMP窃听 | 第29-30页 |
·CGMP | 第30-32页 |
·局域网组播的其他问题 | 第32-33页 |
·SUPANET中的组播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IP组播接入SUPANET研究 | 第34-50页 |
·IP组播接入SUPANET问题的产生 | 第34-35页 |
·现有IP组播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IP组播接入SUPANET的含义 | 第34-35页 |
·IP组播接入SUPANET方案 | 第35-40页 |
·SUPANET中的节点和端系统 | 第35页 |
·接入模型 | 第35-37页 |
·工作流程 | 第37-40页 |
·接入方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40-42页 |
·组播地址的映射 | 第40-41页 |
·级联方式 | 第41-42页 |
·Internet/SUPANET网关的设计 | 第42-49页 |
·层次结构 | 第42-43页 |
·封装模式 | 第43-45页 |
·"VLI-IP-PORT"映射表 | 第45-47页 |
·协议映射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接入方案仿真与分析 | 第50-64页 |
·OPNET简介 | 第50-51页 |
·仿真设计 | 第51-55页 |
·网络模型设计 | 第51-52页 |
·节点模型设计 | 第52-54页 |
·进程模型设计 | 第54-55页 |
·仿真流程 | 第55-60页 |
·参数设置 | 第55-57页 |
·仿真流程 | 第57-60页 |
·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EPF长度 | 第60-61页 |
·MAC帧长度 | 第61-62页 |
·数据包数量 | 第62-63页 |
·资源分配回收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