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1. 导论 | 第14-23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14-18页 |
| ·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20页 |
| ·循环经济产业链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 2. 循环经济与产业链稳定的关系 | 第23-33页 |
| ·循环经济产业链概念及其特点 | 第23-28页 |
|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 | 第23-26页 |
|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特点 | 第26-28页 |
| ·发展循环经济对产业链稳定性的影响 | 第28-31页 |
| ·发展循环经济对产业链稳定性的积极影响 | 第29-30页 |
| ·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对产业链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 | 第30-31页 |
| ·产业链稳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 | 第31-33页 |
|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必要性 | 第31页 |
| ·提高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第31-33页 |
| 3. 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 第33-41页 |
| ·资金流 | 第34-35页 |
| ·信息流 | 第35-36页 |
| ·物流 | 第36-38页 |
| ·人才、技术流 | 第38-41页 |
| 4. 国外提高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经验 | 第41-48页 |
|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发展的经验 | 第41-43页 |
| ·通过立法,调动生产者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积极性 | 第41-42页 |
| ·充分利用中介并提高消费者积极性 | 第42-43页 |
|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发展的经验 | 第43-45页 |
| ·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 第43页 |
| ·多措施激励 | 第43-44页 |
| ·推广循环经济消费方式 | 第44-45页 |
|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发展的经验 | 第45-48页 |
| ·明确界定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 | 第45页 |
| ·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 第45-46页 |
| ·注重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运行体系 | 第46-48页 |
| 5. 提高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措施 | 第48-64页 |
| ·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 第48-52页 |
| ·加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 第48-50页 |
| ·增强技术支撑能力 | 第50-52页 |
| ·促进信息和物质充分、准确、及时流动 | 第52-57页 |
| ·建立并完善信用评价体系 | 第52-53页 |
| ·推进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第53-54页 |
| ·大力发展资源中介组织 | 第54-55页 |
| ·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 第55-57页 |
| ·培养循环经济建设人才 | 第57-59页 |
| ·循环经济人才的培养途径 | 第57-58页 |
| ·提高人才利用效率 | 第58-59页 |
|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 第59-64页 |
| ·经济政策 | 第59-60页 |
| ·产业政策 | 第60-62页 |
| ·消费政策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后记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