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牛心山岩体岩石学、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图目录 | 第9-10页 |
| 表目录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4页 |
| 第1章 地质概况 | 第14-18页 |
| ·地层 | 第15-17页 |
| ·前寒武系 | 第15页 |
| ·寒武系 | 第15-16页 |
| ·奥陶系 | 第16页 |
| ·志留系 | 第16页 |
| ·泥盆系 | 第16页 |
| ·石炭系 | 第16页 |
| ·二叠系 | 第16页 |
| ·三叠系 | 第16页 |
| ·侏罗系 | 第16页 |
| ·白垩系 | 第16页 |
| ·第三系及第四系 | 第16-17页 |
| ·构造 | 第17页 |
| ·断裂 | 第17页 |
| ·褶皱 | 第17页 |
| ·岩浆岩 | 第17-18页 |
| ·中酸性岩类 | 第17页 |
| ·超基性、基性岩类 | 第17-18页 |
| 第2章 岩体地质特征及岩相学 | 第18-23页 |
| ·地质特征 | 第18-20页 |
| ·岩相学 | 第20-23页 |
| 第3章 年代学研究 | 第23-33页 |
| ·年代学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 | 第23-31页 |
| ·岩浆活动分期 | 第31-33页 |
| 第4章 不同期次花岗岩地球化学 | 第33-56页 |
| ·主量元素 | 第33-46页 |
| ·岩石化学指数 | 第36-37页 |
| ·早期花岗岩和闪长岩类 | 第37-38页 |
| ·晚期脉状石英闪长岩 | 第38-39页 |
| ·两期比较 | 第39-40页 |
| ·图表分析 | 第40-42页 |
| ·CIPW标准矿物 | 第42-46页 |
| ·CIPW标准矿物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 ·CIPW计算结果 | 第44-46页 |
| ·稀土元素 | 第46-51页 |
| ·早期花岗岩和闪长岩类 | 第46-49页 |
| ·晚期石英闪长岩 | 第49-50页 |
| ·两期比较 | 第50-51页 |
| ·微量元素 | 第51-56页 |
| ·早期花岗岩和闪长岩类 | 第52-53页 |
| ·晚期石英闪长岩类 | 第53-54页 |
| ·两期比较 | 第54-56页 |
| 第5章 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56-63页 |
| ·岩石成因类型 | 第56-61页 |
| ·岩浆形成时的温压条件 | 第56-59页 |
| ·源岩研究 | 第59-61页 |
| ·早期花岗岩和闪长岩类 | 第59-61页 |
| ·晚期石英闪长岩类 | 第61页 |
| ·构造环境 | 第61-6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