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控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言 | 第9-14页 |
| ·太阳能研究的相关背景 | 第9页 |
| ·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与前景 | 第9-10页 |
|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10-12页 |
|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 第10-12页 |
|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第12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储能设备及其特性研究 | 第14-21页 |
| ·储能设备的分类 | 第14页 |
| ·蓄电池 | 第14页 |
| ·超级电容 | 第14页 |
|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 第14-16页 |
| ·蓄电池的特点 | 第14页 |
| ·铅酸蓄电池的构成 | 第14-15页 |
|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原理 | 第15-16页 |
| ·蓄电池的基本特性 | 第16页 |
| ·超级电容的工作特性 | 第16-18页 |
| ·超级电容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超级电容的基本特性 | 第17-18页 |
| ·影响蓄电池寿命的因素 | 第18-20页 |
| ·环境温度 | 第18页 |
| ·充电电流大小 | 第18-19页 |
| ·充电程度 | 第19页 |
| ·放电电流大小 | 第19页 |
| ·放电深度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蓄电池充放电的模糊控制 | 第21-31页 |
| ·蓄电池充电方式 | 第21-23页 |
| ·恒流充电 | 第21页 |
| ·恒压充电 | 第21-22页 |
| ·三阶段充电 | 第22-23页 |
| ·脉冲充电 | 第23页 |
| ·智能充电 | 第23页 |
| ·蓄电池充放电的控制方法 | 第23-24页 |
| ·充电程度的判断 | 第23页 |
| ·充电各阶段的自动转换 | 第23-24页 |
| ·启动、停止的控制 | 第24页 |
| ·蓄电池充放电的模糊控制策略 | 第24-30页 |
| ·模糊控制中输入量、输出量的选取 | 第25-27页 |
| ·蓄电池的工作状态 | 第27页 |
| ·输入变量的模糊化 | 第27-29页 |
|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新型独立光伏发电体系结构 | 第31-37页 |
| ·独立光伏发电体系的一般结构 | 第31页 |
| ·新型独立光伏发电体系结构 | 第31-32页 |
| ·新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拓扑 | 第32-36页 |
| ·DC/DC变换器 | 第32-34页 |
| ·整流电路 | 第34页 |
| ·滤波电路 | 第34-35页 |
| ·高频DC/AC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仿真实验方案研究 | 第37-41页 |
| ·蓄电池充放电模糊控制硬件结构 | 第37页 |
| ·蓄电池充放电模糊控制仿真实验系统构建 | 第37-38页 |
| ·铅酸蓄电池等效模型 | 第37-38页 |
|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8页 |
|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案 | 第38页 |
| ·蓄电池充放电模糊控制仿真实验预期结果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相关课题)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