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富含中孔活性炭纤维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9页
   ·活性炭纤维概述第17页
   ·活性炭纤维的制备第17-24页
     ·活性炭纤维的原料种类第17-18页
     ·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第18-22页
       ·预处理第18页
       ·炭化第18-19页
       ·活化第19-22页
     ·中孔活性炭纤维的制备第22-24页
       ·掺合纺丝法第22页
       ·纺丝液中加入有机金属络合物或化合物第22-23页
       ·纺丝液中加入超细固体致孔剂第23页
       ·调控预氧化、炭化、活化工艺参数第23-24页
       ·二次活化第24页
   ·活性炭纤维的结构特征和性能第24-28页
     ·微晶结构第24-25页
     ·孔隙结构第25页
     ·表面化学结构第25-26页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第26-28页
     ·氧化还原性能第28页
     ·导电性能第28页
     ·催化性能第28页
   ·活性炭纤维的应用领域第28-35页
     ·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第29-31页
       ·气体处理第29页
       ·水体净化第29-30页
       ·废水处理第30-31页
     ·在贮能领域中的应用第31-34页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第31-32页
       ·活性炭纤维结构对电极性能影响第32-34页
       ·炭材料改性第34页
     ·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34页
     ·在贵金属回收领域中的应用第34页
     ·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第34-35页
   ·吸附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5-38页
     ·Polanyi吸附势理论第35-36页
     ·密度函数理论第36页
     ·平衡吸附、动力学吸附理论第36-38页
       ·平衡吸附理论第36-37页
       ·动力学吸附理论第37-38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8-39页
第二章 活性炭纤维的制备第39-51页
   ·引言第39页
   ·材料和方法第39-42页
     ·实验装置第39-40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0页
     ·蠕动泵流速与档位关系第40页
     ·实验方法第40-41页
     ·样品表征第41-42页
       ·表面形貌观察第41页
       ·N_2等温吸附测试第41-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50页
     ·活化方式对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影响第42-44页
     ·活化时间的影响第44-47页
       ·活性炭纤维的N_2吸脱附等温线第44-45页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纤维产率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第45-46页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纤维孔结构的影响第46-47页
     ·水蒸气用量对活性炭纤维影响第47-49页
     ·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结构形貌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活性炭纤维的液相吸附研究第51-61页
   ·引言第51页
   ·材料和方法第51-53页
     ·实验仪器和药品第51页
     ·亚甲基兰溶液的配制第51-52页
     ·亚甲基兰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第52-53页
     ·吸附动力学测定第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0页
     ·活性炭纤维结构分析第53-54页
     ·活性炭纤维投加量对吸附量的影响第54-55页
     ·亚甲基兰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第55-56页
     ·吸附等温线分析第56-58页
     ·吸附动力学分析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第四章 活性炭纤维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1-69页
   ·引言第61页
   ·材料和方法第61-63页
     ·实验原料第61页
     ·主要仪器第61-62页
     ·活性炭纤维电极制备第62页
     ·活性炭纤维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2-63页
       ·电极的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测试第62页
       ·电极的恒流充放电测试第62-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67页
     ·活性炭纤维电极的比电容第63页
     ·一次活化与二次活化活性炭纤维电极特性比较第63-67页
       ·活性炭纤维孔结构表征第63-65页
       ·活性炭纤维电极的循环充放电性能第65页
       ·活性炭纤维电极的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特性第65-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7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7页
作者简介第77-78页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A/AMPS-LDH插层聚合及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缩醛交联、增速改性以及丙烯酰氯接枝改性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