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8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国外研究情况 | 第14页 |
2.国内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唯物辩证法 | 第16页 |
2.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3.历史分析法 | 第16页 |
(四)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8-27页 |
(一)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1.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含义 | 第18页 |
2.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特性 | 第18-19页 |
(二)人权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9-24页 |
1.从马克思主义的性质上看 | 第19-21页 |
2.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上看 | 第21-23页 |
3.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上看 | 第23-24页 |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最新成果 | 第24-27页 |
1.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 | 第24-25页 |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在实践中的总结 | 第25页 |
3.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 第25-27页 |
二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本主义人权观的关系 | 第27-34页 |
(一)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对资本主义人权观的扬弃 | 第27-28页 |
1.资本主义人权观是用人民的权利对封建君主独裁的否定 | 第27页 |
2.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用大多数人的权利对少数人的权利的否定 | 第27-28页 |
(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本主义人权观的对立 | 第28-30页 |
1.从人权观的经济基础看 | 第28-29页 |
2.从人权观的基本内容看 | 第29页 |
3.从人权观的对外政策看 | 第29-30页 |
(三)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人类最高类型的人权观 | 第30-34页 |
1.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处于人权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 第30-31页 |
2.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共同富裕为目标 | 第31-32页 |
3.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 第32-34页 |
三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第34-42页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具体实践 | 第34-37页 |
1.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历史性追求 | 第34-35页 |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 第35-36页 |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我国人民的基本权利 | 第36-37页 |
(二)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才能解决我国人权的实际问题 | 第37-42页 |
1.正确处理社会管理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 | 第37-38页 |
2.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与人民共享其成果的关系 | 第38-39页 |
3.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第39-40页 |
4.正确处理先富后富与达到共同富裕的关系 | 第40-42页 |
四 我国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所采取的措施 | 第42-47页 |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 第42-43页 |
(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坚决防止政治腐败 | 第43-44页 |
(三)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人权意识 | 第44-45页 |
(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关于人权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攻读硕士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