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个人简介 | 第8-9页 |
| 致谢 | 第9-18页 |
| 第一章 表达序列标签分析与应用研究进展 | 第18-30页 |
| 一、EST的获得 | 第18页 |
| 二、ES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22页 |
| (一) EST序列的预处理 | 第19-20页 |
| (二) EST序列的聚类和拼接 | 第20-21页 |
| (三) EST序列功能注释 | 第21页 |
| (四) EST二次数据库 | 第21-22页 |
| 三、EST分析的应用 | 第22-28页 |
| (一) 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22-26页 |
| 1、基于差异表达EST分离的表达谱分析 | 第23页 |
| 2、基于EST丰度变化的表达谱分析 | 第23-26页 |
| 1) SAGE | 第23-24页 |
| 2) cDNA芯片 | 第24页 |
| 3) 基因电子Northern杂交的表达谱分析 | 第24-26页 |
| (二) 新基因发现 | 第26-27页 |
| (三) 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构建 | 第27页 |
| (四) 基因结构预测 | 第27-28页 |
| (五) SNP分析 | 第28页 |
| (六)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第28页 |
| 四、总结与展望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小麦花器官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 第30-42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 一、小麦cDNA文库和cDNA | 第31-33页 |
| 二、小麦花器官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第33-34页 |
| 三、重叠群功能注释 | 第34页 |
| 四、植物材料 | 第34页 |
| 五、RNA提取和反转录 | 第34-35页 |
| 六、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35-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 一、花器官中特异表达的的重叠群 | 第36页 |
| 二、花器官中特异表达重叠群的功能注释 | 第36-39页 |
| (一) 花粉壁形成相关基因的特异表达 | 第37-38页 |
| (二) 绒毡层降解相关基因的特异表达 | 第38页 |
| (三) 影响花器官发育的激素相关基因的特异表达 | 第38页 |
| (四) 其他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特异表达 | 第38-39页 |
| 三、特异表达重叠群的表达分析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基于EST的小麦microRNA鉴定与分析 | 第42-53页 |
| 引言 | 第42-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 一、数据库 | 第44页 |
| 二、miRNA预测方法 | 第44页 |
| 三、miRNA靶基因预测方法 | 第44-45页 |
| 四、RT-PCR | 第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 一、小麦miRNA预测 | 第45-47页 |
| 二、小麦miRNA的潜在靶基因 | 第47-51页 |
| (一) 调控花发育的miRNA | 第47-48页 |
| (二) 调控根发育的miRNA | 第48页 |
| (三) 其他miRNA | 第48-51页 |
| 三、小麦miRNA的表达分析 | 第51-52页 |
| 讨论 | 第52-53页 |
| 附件1 花器官中差异表达的小麦重叠群 | 第53-70页 |
| 附件2 花器官中特异表达的小麦重叠群 | 第70-77页 |
| 附件3 本研究中鉴定的m1RNA前体发卡二级结构。成熟miRNA序列用 黑体表示 | 第77-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97页 |
| 全文总结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