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8页 |
第一章 侦查中搜集证据方法与电话监听、视听监控之概念 | 第18-45页 |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侦查之任务 | 第18-19页 |
一、侦查之任务 | 第18-19页 |
二、侦查方法之法律规定 | 第19页 |
第二节 搜集证据之传统方法 | 第19-31页 |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 第20-22页 |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 | 第22-23页 |
三、勘验、检查 | 第23-24页 |
四、侦查实验(事实之重演) | 第24-25页 |
五、搜查 | 第25-26页 |
六、扣押物证、书证 | 第26-27页 |
七、鉴定 | 第27-29页 |
八、辨认 | 第29-30页 |
九、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搜集证据之特殊方法 | 第31-38页 |
一、特殊侦查手段概述 | 第31-32页 |
二、特殊侦查手段之特点 | 第32-33页 |
三、通过卧底、放蛇及监视而获得之证据 | 第33-38页 |
第四节 电话监听之概念 | 第38-41页 |
第五节 视听监控之概念 | 第41-45页 |
一、侦查行为的前置措施 | 第41-42页 |
二、在侦查过程中为特定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 第42-45页 |
第二章 电话监听、视听监控法制化之历史演进 | 第45-76页 |
第一节 电话监听法制化之历史演进 | 第45-67页 |
一、美国 | 第45-53页 |
二、英国 | 第53-59页 |
三、日本 | 第59-60页 |
四、葡萄牙 | 第60-61页 |
五、中国台湾地区 | 第61-63页 |
六、中国香港地区 | 第63-65页 |
七、中国澳门地区 | 第65-67页 |
第二节 视听监控法制化之历史演进 | 第67-76页 |
一、葡萄牙之视听监控规定 | 第67-68页 |
二、以视听监控为前置之取证规定 | 第68-76页 |
第三章 采用电话监听、视听监控之目的——发现真实 | 第76-89页 |
第一节 发现真实在刑事诉讼中的重大意义 | 第76-78页 |
一、实现刑事司法的实体公正 | 第76-77页 |
二、保障人权 | 第77页 |
三、维护社会法律秩序 | 第77-78页 |
第二节 真实之理论 | 第78-84页 |
一、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 第79-80页 |
二、实质真实说与形式真实说 | 第80页 |
三、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 第80-82页 |
四、中国的诉讼真实观: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 | 第82-84页 |
第三节 电话监听、视听监控与发现真实 | 第84-89页 |
一、传统侦查手段难以有效地发现案件真实 | 第84页 |
二、电话监听、视听监控的目的在于查明事实之真相 | 第84-89页 |
第四章 采用电话监听、视听监控与人权保障之关系 | 第89-109页 |
第一节 隐私权之概念与不受非法侵害之保障 | 第89-94页 |
一、隐私权之概念 | 第89-93页 |
二、构成隐私权之要素与内容 | 第93页 |
三、采用电话监听、视听监控对侵犯隐私权之内容 | 第93-94页 |
第二节 秘密自由通讯之概念与不受侵害之保障 | 第94-97页 |
一、秘密自由通讯之概念 | 第94-96页 |
二、电话监听、视听监控对秘密自由通讯权的侵害 | 第96-97页 |
三、限制秘密自由通讯之原则及维权之平衡 | 第97页 |
第三节 侵害隐私权及秘密自由通讯之协调 | 第97-103页 |
一、比例原则 | 第99-101页 |
二、美英两国采用比例原则情况 | 第101-103页 |
第四节 合法采用电话监听、视听监控过程中偶然得知他案之内容 | 第103-109页 |
一、美国另案电话监听、视听监控的证据容许性 | 第103-107页 |
二、德国另案电话监听、视听监控的证据容许性 | 第107-108页 |
三、葡萄牙另案电话监听、视听监控的证据容许性 | 第108页 |
四、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五章 违法采用电话监听、视听监控之处理及制裁 | 第109-134页 |
第一节 两大法系违法取得证据之排除 | 第109-118页 |
一、美国有关证据排除规则之理论 | 第109-115页 |
二、德国有关证据排除规则之理论 | 第115-118页 |
第二节 中国台湾地区及澳门在法庭上之采纳问题 | 第118-122页 |
一、中国台湾地区 | 第118-120页 |
二、中国澳门地区 | 第120-122页 |
第三节 违法采用电话监听、视听监控的证据排除规则 | 第122-126页 |
一、违反实质要件 | 第122-124页 |
二、违反形式要件 | 第124-125页 |
三、违反执行方式规定 | 第125-126页 |
第四节 未按程序或违法采用电话监听、视听监控之赔偿问题 | 第126-134页 |
一、中外关于保障精神性损害的人格权立法沿革 | 第126-128页 |
二、澳门由公务引起之损害赔偿之规定 | 第128-132页 |
三、澳门对非法电话监听、视听监控之赔偿问题 | 第132-134页 |
第六章 澳门及我国内地采用电话监听、视听监控之研讨 | 第134-148页 |
第一节 澳门现有规定之执行情况及缺陷 | 第134-137页 |
一、在电话监听方面之执行情况及缺陷 | 第134-135页 |
二、利用视听监控提前监察犯罪行为之执行情况及缺陷 | 第135-137页 |
第二节 澳门现有规定之完善意见 | 第137-144页 |
一、修改澳门《刑事诉讼法典》在电话监听方面之建议 | 第137-143页 |
二、视听监控之完善意见 | 第143-144页 |
第三节 我国内地现实情况及立法建议 | 第144-148页 |
一、立法模式 | 第145页 |
二、适用范围 | 第145页 |
三、严格合法性原则与司法机关保留原则 | 第145-146页 |
四、严格合法性原则与司法机关保留原则之例外 | 第146页 |
五、合作原则 | 第146页 |
六、期限原则 | 第146-147页 |
七、合法采用电话监听、视听监控制过程中偶然得知他案之内容 | 第147页 |
八、以法定程序记录 | 第147页 |
九、对于增加笔录的看法 | 第147-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