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广播、电视事业史论文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发展史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1页
第一章 发端期(1986 年至 1993 年)——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从“无”到“有”第11-17页
 第一节 “电视教育”与“教育电视”的关系第11-12页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的诞生第12-17页
  一、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成立的背景第12-14页
  二、成立初期的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第14页
  三、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发端期的落地情况第14-17页
第二章 发展期(1993 年至 2004 年)——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从“弱”到“强”第17-26页
 第一节 教育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第17-18页
  一、教育电视新闻节目《教育新闻联播》的开播第17-18页
  二、新闻联播节目《教育新闻联播》的改版第18页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第18-20页
  一、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台(CETV-3)的成立第18-19页
  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平台的开通第19页
  三、“空中课堂”频道的开通第19-20页
 第三节 发展期的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节目的调整第20-23页
  一、1994 年4 月的节目改版第20-21页
  二、2003 年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的全面改版第21-23页
 第四节 竞争环境下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所面临的市场困境第23-26页
第三章 转型期(2003 年至 2007 年)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从“旧”到“新”第26-41页
 第一节 2004 年1 月1 日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全新改版第26-31页
  一、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重新定位下的全新节目改版第26-28页
  二、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品牌包装新识别系统的建立第28-31页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规模不断扩大和完善第31-32页
 第三节 专业性节目“质”与“量”的同步发展第32-33页
  一、教育电视新闻节目:《国视资讯》取代《中国教育新闻》第32-33页
  二、引进《娱乐现场》等娱乐优秀节目、提升频道影响力第33页
  三、推出全新卡通栏目《动漫驿站》第33页
 第四节 大力创设品牌节目,提高核心竞争力第33-37页
  一、黄金时段“首播剧场”播出时间的调整第34-35页
  二、大型系列综艺晚会品牌节目《青春万岁》第35-36页
  三、公共应急管理品牌节目《非常24 小时》第36-37页
 第五节 经营体制的改革和盈利模式的新探索第37-41页
  一、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进行“频道制”改革第37-39页
  二、活动营销——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第39页
  三、衍生产品——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第39-40页
  四、视听费——付费频道的建立第40-41页
第四章 探索期(2007年至今)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在困境中继续前行第41-47页
 第一节 建立国际教育新媒体“学习超市”平台第41-42页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视台三频道(CETV-3)的纪录片定位第42-45页
 第三节 全新的教育资讯窗口——《中国教育报道》第45-47页
第五章 关于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发展史的几点思考第47-57页
 第一节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的国营体制第47-50页
  一、国内外教育电视之比较第47-49页
  二、歌华挑战 CETV-3 的社会公益性第49页
  三、关于教育电视台经费来源的思考第49-50页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的频道专业化发展第50-54页
  一、频道专业化发展是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的必然方向第50-51页
  二、如何形成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专业频道的核心竞争力第51-54页
 第三节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盈利模式的探索第54-57页
  一、“二次销售”理论第54-55页
  二、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立体化盈利模式的探索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主要参考引用文献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益类电视活动产品对频道品牌的提升
下一篇:当代报刊专栏评论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