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水文要素论文

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长兴岛海区二维悬沙输运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潮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第11页
     ·波浪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第11-12页
     ·波流耦合模型研究进展第12-13页
     ·泥沙数学模型研究进展第13-14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14-15页
2 非结构化网格耦合模型的建立第15-33页
   ·环流模型FVCOM第15-22页
     ·原始方程第15-17页
     ·边界条件第17-19页
       ·自由表面边界条件第17-18页
       ·底部的边界条件第18页
       ·侧部边界满足的条件第18-19页
     ·方程的数值离散方法第19-22页
       ·网格划分第19-20页
       ·有限体积法的应用第20-22页
   ·FVCOM-SED泥沙模块第22-26页
     ·波流底边界层模型第22-24页
     ·泥沙的类型第24页
     ·泥沙模块基本方程第24页
     ·悬移质第24-25页
     ·推移质第25-26页
   ·海浪模式SWAN第26-30页
     ·SWAN模式的控制方程第27-29页
     ·SWAN模型的离散及其求解第29-30页
   ·波流耦合模型第30-32页
     ·耦合模型参数的传递第30-31页
     ·耦合机制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非结构化网格波流耦合模型的理想地形实验第33-48页
   ·矩形海湾实验第33-41页
     ·单纯的波流耦合实验第34-37页
       ·单纯波浪及潮流的数值模拟第34-36页
       ·波浪和潮流耦合作用数值模拟第36-37页
     ·单纯潮流作用下泥沙输运数值模拟实验第37-40页
     ·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泥沙输运数值模拟实验第40-41页
   ·李孟国数值模型试验第41-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耦合模型在大连长兴岛海区实际复杂地形中的应用第48-78页
   ·海区概况简介第48-49页
     ·地理位置第48页
     ·自然条件第48-49页
       ·气象第48页
       ·海区泥沙的来源第48-49页
   ·模型设置第49-51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1-76页
     ·潮流作用下波要素的模拟结果第51-52页
     ·波浪作用下潮流场的模拟结果第52-67页
     ·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泥沙输运数值模拟结果(列部分结果)第67-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5 结论和展望第78-80页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78页
   ·课题存在的不足以及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烷水合物饱和度控制及CT反应釜设计
下一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气象数据时空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