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武陵山区野生半夏种质资源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20页 |
·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8-11页 |
·形态学研究方法 | 第9页 |
·细胞学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生药学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半夏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药材的地道性 | 第12页 |
·半夏生态及在我国的分布 | 第12-13页 |
·生药学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半夏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4-16页 |
·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 第16-17页 |
·半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7-18页 |
·立题背景和依据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地点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试验管理 | 第20-21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1-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不同来源野生半夏生境特点 | 第25-26页 |
·不同来源半夏形态特征 | 第26页 |
·病虫侵害情况 | 第26-27页 |
·不同来源半夏地下块茎性状比较 | 第27-28页 |
·不同来源半夏产量比较 | 第28-29页 |
·不同来源野生半夏药材的形状特征比较 | 第29页 |
·不同来源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 第29-30页 |
·不同来源野生半夏细胞学特点 | 第30-31页 |
·不同来源野生半夏综合评价 | 第31-32页 |
4 讨论 | 第32-35页 |
·生境和野生半夏产量和品质关系分析 | 第32页 |
·生物碱含量 | 第32-33页 |
·细胞学方面 | 第33-34页 |
·抗病虫害方面 | 第34-35页 |
5 结论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图版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