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工矿型绿洲农田土壤主要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以“镍都”金昌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第9页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第9-10页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第9-10页
     ·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的影响第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4页
     ·研究现状第10-14页
       ·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第10-12页
       ·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第12-13页
       ·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第13-14页
     ·存在的问题第14页
   ·研究意义、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7页
   ·样品采集及制备第17-18页
     ·样品采集第17页
     ·样品制备第17-18页
   ·实验仪器、试剂及溶液第18-19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18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18页
     ·主要溶液的制备第18-19页
   ·实验分析方法第19-21页
     ·样品理化性质的测试第19页
     ·样品重金属全量的测定第19-20页
     ·土壤重金属Tessier连续提取法第20页
     ·单一化学提取法第20-21页
   ·实验质量控制第21页
   ·数据处理及统计第21-22页
第三章 重金属在研究区域土壤和小麦中的含量分布及其评价第22-30页
   ·研究区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第22页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其评价第22-24页
     ·土壤中重金属Cu Zn Ni Pb Cd含量分布特征第22-23页
     ·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第23-24页
     ·各元素相关分析研究第24页
   ·小麦中重金属含量特征第24-28页
     ·小麦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第25-26页
     ·小麦麦粒中重金属生物风险评价第26-28页
   ·重金属在土壤-小麦系统富集迁移特征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分析第30-37页
   ·重金属形态分布第30-35页
     ·不同元素重金属形态分布趋势第30-34页
     ·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关系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五章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及影响分析第37-48页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第37-45页
     ·土壤重金属全量法第37-38页
     ·Tessier五步形态法第38-40页
     ·单一化学提取法第40-45页
       ·DTPA、EDTA和NH_4OAC浸提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特征第40-42页
       ·DTPA、EDTA和NH_4OAC对重金属浸提率研究第42-43页
       ·DTPA、EDTA和NH_4OAC评价CuZnNiCd的生物有效性第43-45页
   ·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结论第48-49页
   ·不足与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个人简介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勤绿洲边缘区基于节水的生态环境治理优化模式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