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7页 |
| 一、研究综述 | 第7-16页 |
| 二、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 | 第16-17页 |
| 第1章 样板戏的意象研究 | 第17-29页 |
| 一、戏剧意象的定义与戏剧意象系统 | 第17-20页 |
| 二、样板戏的意象系统 | 第20-29页 |
| 第2章 样板戏意象的组合及整体构建 | 第29-34页 |
| 一、革命样板戏意象的排列组合模式 | 第29-30页 |
| 二、样板戏意象的表情功能 | 第30-34页 |
| 第3章 样板戏意象的横向对比 | 第34-37页 |
| 一、样板戏改编本与改定本中的意象对比——以人物意象为例 | 第34-35页 |
| 二、由样板戏改编而成的电影的意象强化 | 第35-37页 |
| 第4章 50、60年代其他文学创作与样板戏意象的关联 | 第37-45页 |
| 一、文革前后革命戏剧作品对样板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二、革命样板戏与政治抒情诗意象的一脉相承 | 第38-41页 |
| 三、革命样板戏意象设计的"榜样"——十七年时期革命小说的创作 | 第41-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