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0-14页 |
·概念 | 第10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分子标记种类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4-20页 |
·分子标记种类及特点 | 第14-18页 |
·DNA分子标记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芥菜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与发展 | 第20-23页 |
·芥菜的起源 | 第20页 |
·芥菜的分布 | 第20页 |
·芥菜的分类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4-26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供试材料 | 第26页 |
·主要试剂与配置 | 第26-2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32页 |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芥菜基因组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28-29页 |
·芥菜RAPD实验程序 | 第29-30页 |
·芥菜ISSR实验程序 | 第30-31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42页 |
·基因组DNA提取与质量检测结果 | 第32页 |
·紫外检测 | 第32页 |
·电泳检测 | 第32页 |
·芥菜种质的RAPD分析 | 第32-36页 |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2-33页 |
·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33页 |
·RAPD引物筛选 | 第33-34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4-36页 |
·芥菜种质的ISSR分析 | 第36-39页 |
·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6页 |
·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36-37页 |
·ISSR引物筛选 | 第37-38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8-39页 |
·芥菜RAPD和ISSR实验数据混合后的综合聚类分析 | 第39-4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2-46页 |
·芥菜DNA的提取质量 | 第42页 |
·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42-43页 |
·分子标记技术反应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正交设计在PCR反应体系优化上的运用 | 第43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43页 |
·两种分子标记分析比较 | 第43-44页 |
·芥菜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8页 |
·高质量芥菜DNA的提取和纯化技术 | 第46页 |
·优化并建立了芥菜RAPD和ISSR的反应体系 | 第46页 |
·获得了28份芥菜种质的RAPD和ISSR标记的特异性扩增带 | 第46页 |
·RAPD和ISSR标记聚类结果 | 第46页 |
·RAPD和ISSR两种标记的一致性 | 第46-47页 |
·基于RAPD和ISSR标记混合数据聚类结果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发表论文 | 第56-58页 |
缩略词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