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慈善组织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12-22页 |
(一) 慈善组织监管的基本概念及法律部门归属 | 第12-16页 |
1.慈善组织监管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2.慈善组织监管的法律部门归属 | 第14-16页 |
(二) 慈善组织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1.法学理论基础:经济法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独特功能 | 第16-19页 |
2.经济学理论基础:西方监管经济学 | 第19-21页 |
3.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控制理论 | 第21-22页 |
二、我国慈善组织监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 第22-33页 |
(一) 我国慈善组织的历史发展 | 第22-26页 |
1.从组织渊源上考察 | 第23页 |
2.从理念基础上考察 | 第23-24页 |
3.从领域类型上考察 | 第24-26页 |
(二) 我国慈善组织监管的缺失分析 | 第26-33页 |
1.宏观监管方面的缺失 | 第26-29页 |
2.具体监管制度方面的缺失 | 第29-33页 |
三、国外慈善组织监管的法律制度建设 | 第33-42页 |
(一) 国外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 | 第33-40页 |
1.美国 | 第33-36页 |
2.加拿大 | 第36-38页 |
3.其他国家 | 第38-40页 |
(二) 对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40-42页 |
1.对准入门槛实行分类规定 | 第40页 |
2.以充分竞争作为管理的基础 | 第40-41页 |
3.重视运用法律和税收方式进行监管 | 第41页 |
4.坚持政府监管的有限性 | 第41-42页 |
四、我国慈善组织监管的法律制度完善 | 第42-57页 |
(一)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的意义 | 第42-47页 |
1.有利于有效调节社会矛盾 | 第42-44页 |
2.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 | 第44-45页 |
3.有利于建设民主政治 | 第45-47页 |
(二)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监管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47-49页 |
1.适度干预原则 | 第47-48页 |
2.高效干预原则 | 第48-49页 |
(三)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设想 | 第49-57页 |
1.宏观监管方面 | 第49-53页 |
2.微观监管方面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