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建国以来农业经营模式变迁及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言第10-11页
第一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第11-23页
 一、建国初期的农民所有,个体经营模式第11-12页
  (一) 个体经营在全国的实现第11页
  (二) 个体经营模式建立的历史意义第11-12页
 二、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集体经营第12-19页
  (一) 集体经营的理论基础第12-14页
  (二) 集体经营的历史必然性第14-16页
  (三) “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模式的实现第16-18页
  (四) 农业合作化时期集体经营的历史功绩和教训第18-19页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经营第19-23页
  (一) 集体经营进一步演变第19-20页
  (二)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模式的建立第20-21页
  (三) 对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经营的评价第21-23页
第二章 新时期农业经营模式第23-31页
 一、包产到户的历史及改革初期的再度兴起第23-26页
  (一) 改革前包产到户的三起三落第23-24页
  (二) 改革初期的再度兴起第24-26页
 二、家庭承包双层经营模式的进一步稳定与发展第26-28页
 三、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业合作化时期集体经营的继承和发展第28-29页
 四、家庭承包双层经营模式取得的成效第29-31页
  (一) 克服了旧模式的弊端,适应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第29页
  (二) 改变农业的不合理现状,改善人民生活第29-30页
  (三) 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第30-31页
第三章 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第31-43页
 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第31-33页
  (一) 克服目前农业内部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的需要第31-32页
  (二) 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32-33页
 二、对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解第33-34页
  (一) 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第33页
  (二) 应侧重于从质的方面来衡量适度规模经营第33页
  (三) 适度规模经营应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方面第33-34页
 三、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第34-36页
  (一) 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是推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第34页
  (二)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最基本条件第34-35页
  (三)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服务手段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第35-36页
 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遵循的原则第36-37页
  (一) 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第36页
  (二)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坚持适度原则第36-37页
  (三)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家庭承包双层经营模式第37页
 五、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第37-43页
  (一) 促进土地流转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首要环节第38-39页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选择第39-40页
  (三) 非农化、城镇化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趋势第40-43页
结语第43-44页
注释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和日本九州地区青少年业余篮球培训市场比较与研究
下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