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3 本文框架 | 第11-12页 |
1.3 本文创新点和主要贡献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3-17页 |
2.1.1 长尾理论 | 第13-14页 |
2.1.2 创新理论 | 第14页 |
2.1.3 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 第14-15页 |
2.1.4 4P营销理论 | 第15-17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2.2.1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影响的研究 | 第17-18页 |
2.2.2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信贷业务影响的研究 | 第18-19页 |
2.2.3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营销策略影响的研究 | 第19页 |
2.2.4 文献总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江苏银行信贷业务现有营销策略和面临的问题 | 第21-35页 |
3.1 江苏银行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3.1.1 江苏银行概况 | 第21-22页 |
3.1.2 江苏银行信贷业务发展概况 | 第22页 |
3.2 江苏银行信贷业务现有营销策略 | 第22-26页 |
3.2.1 产品策略 | 第22-24页 |
3.2.2 价格策略 | 第24-25页 |
3.2.3 渠道策略 | 第25-26页 |
3.2.4 促销策略 | 第26页 |
3.3 江苏银行现有信贷业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35页 |
3.3.1 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29页 |
3.3.2 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3.3.3 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4页 |
3.3.4 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4-35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江苏银行信贷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第35-41页 |
4.1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江苏银行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4.1.1 互联网技术对信息特征的改善 | 第35-36页 |
4.1.2 网络信贷覆盖信贷业务的长尾市场 | 第36页 |
4.1.3 降低信贷经营成本 | 第36页 |
4.2 江苏银行信贷业务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 第36-41页 |
4.2.1 信贷业务营销的优势(S) | 第36-37页 |
4.2.2 信贷业务营销的劣势(W) | 第37-38页 |
4.2.3 信贷业务营销的机会(O) | 第38-39页 |
4.2.4 信贷业务营销的威胁(T) | 第39-41页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江苏银行信贷业务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第41-52页 |
5.1 产品策略优化建议 | 第41-46页 |
5.1.1 从单项品牌产品走向产品组合的延伸和发展 | 第41-43页 |
5.1.2 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信贷产品进行精细化管理 | 第43-44页 |
5.1.3 产品研发理念创新 | 第44页 |
5.1.4 以产品创新提升客户黏度 | 第44-46页 |
5.2 价格策略优化建议 | 第46-48页 |
5.2.1 利用优势产品提升议价能力 | 第46-47页 |
5.2.2 善用数据共享渠道,完善利率浮动决策机制 | 第47页 |
5.2.3 制定科学的浮动利率定价策略 | 第47-48页 |
5.3 渠道策略优化建议 | 第48-50页 |
5.3.1 创新批量获客模式,拓展法人客户获客渠道 | 第48-49页 |
5.3.2 将有形和无形渠道有机结合,拓展个人客户获客渠道 | 第49-50页 |
5.4 促销策略优化建议 | 第50-52页 |
5.4.1 依靠广告树立品牌形象,进一步增强公共关系促销 | 第50-51页 |
5.4.2 培养更具亲和力的销售人员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论文结论 | 第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的科研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