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公共经济学论文

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引言第7-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8页
     ·研究目的第7页
     ·研究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8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8-9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9-10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9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9-10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0-11页
第2章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服务型政府概述第11-23页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第11-17页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第11-12页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科学内涵第12-14页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其构建的道德依据第17-20页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第17页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第17-18页
     ·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道德依据第18-20页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与服务型政府的关联性第20-23页
     ·两者在内在逻辑发展上一致相连第20-21页
     ·两者在理论基础和内在要求上一脉相承第21-22页
     ·两者在本质上一以贯之第22-23页
第3章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取向和基本任务第23-32页
   ·"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取向第23-27页
     ·终极目标:公共服务和公众满意度第23-24页
     ·价值追求目标:公平与正义第24-25页
     ·行为方式目标:民主、透明、责任、效率第25-27页
   ·"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基本任务第27-32页
     ·促进全面发展第27-28页
     ·调节社会平衡第28-29页
     ·促进社会整合第29-30页
     ·维护社会稳定第30-32页
第4章 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及其构建中的人本缺失第32-41页
   ·西方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第32-34页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的人本缺失第34-41页
     ·服务理念缺失,政府与公民关系倒置第34-35页
     ·服务职能缺失,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并存第35-36页
     ·伦理道德缺失,腐败事件频繁发生第36-37页
     ·行政人格缺失,导致公务行为选择的冲突与困境第37-38页
     ·行政价值缺失,导致效率与公平失衡第38-41页
第5章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建设第41-51页
   ·强化政府角色定位,培育政府伦理理念和精神第41-43页
     ·强化政府角色定位第41-42页
     ·培育政府伦理理念和精神第42-43页
   ·加快政府职能的分化和转化,实现管制向服务职能的转变第43-45页
     ·实现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多元化,打破政府垄断第44页
     ·培育和鼓励"第三部门"的发展,提高社会自治、自我服务的能力第44-45页
     ·实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第45页
   ·推进公职人员道德化建设和行政人格的培养第45-47页
     ·公职人员道德化建设和行政人格培养的目标第46-47页
     ·建立和完善公职人员道德化的生成和监督机制第47页
   ·加强公共伦理制度建设第47-51页
     ·厉行公共伦理立法第48页
     ·倡导政府信息公开第48-49页
     ·建立行政信用制度第49-50页
     ·建立以"公民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第50-51页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跨国并购影响的我国产业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下一篇:生态消费模式初探--基于理论与实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