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的比较分析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1. 导论 | 第14-2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回顾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本文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22-24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4页 |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 | 第24-26页 |
2. 企业融资效率的理论基础 | 第26-48页 |
·融资的基本概念 | 第26-29页 |
·融资理论概述 | 第29-34页 |
·传统融资理论 | 第29-31页 |
·现代融资理论-MM定理及其发展 | 第31-33页 |
·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借鉴 | 第33-34页 |
·效率理论概述 | 第34-40页 |
·有关效率的范式分析方法 | 第35-37页 |
·有关效率的实证分析方法 | 第37-40页 |
·融资效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第40-48页 |
·企业融资效率涵义的确定 | 第40-44页 |
·效率评价的涵义 | 第44-46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理论基础 | 第46-48页 |
3. 我国企业融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48-78页 |
·我国国有企业融资进程及现状 | 第48-61页 |
·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的历史进程 | 第49-53页 |
·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的现状及特征 | 第53-61页 |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及融资现状 | 第61-69页 |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62页 |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融资现状:内部困境 | 第62-66页 |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外部困境 | 第66-69页 |
·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特点及困境的比较 | 第69-71页 |
·我国企业融资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71-78页 |
·国有企业融资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71-73页 |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分析 | 第73-78页 |
4. 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78-104页 |
·企业融资效率DEA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78-83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本模型 | 第78-81页 |
·融资效率的评价模型 | 第81-82页 |
·融资效率DEA模型的理论解释 | 第82-83页 |
·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83-101页 |
·输入、输出指标的确认 | 第83-86页 |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86-87页 |
·样本统计描述 | 第87-92页 |
·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92-96页 |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96-101页 |
·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比较 | 第101-104页 |
5. 影响我国企业融资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104-124页 |
·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4-112页 |
·实证分析 | 第112-121页 |
·模型设定和实证方法 | 第112-114页 |
·研究假设和模型建立 | 第114-116页 |
·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及结论分析 | 第116-121页 |
·结论分析 | 第121-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6. 提高我国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 | 第124-135页 |
·提高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 | 第124-130页 |
·调整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 | 第124-126页 |
·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126-128页 |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128-129页 |
·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 | 第129-130页 |
·提高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 | 第130-135页 |
·加强民营企业自身体制建设 | 第130-131页 |
·完善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131-132页 |
·建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 | 第132-133页 |
·完善和发展中小型资本市场 | 第133-135页 |
7. 结语 | 第135-137页 |
·主要结论 | 第135页 |
·研究展望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