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阔混交林带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响应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引言 | 第9-20页 |
| ·综述 | 第9-16页 |
|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土壤呼吸研究概况 | 第10-16页 |
| ·土壤呼吸调控因子 | 第10-12页 |
| ·土壤呼吸时空变化特征 | 第12-13页 |
| ·土壤呼吸测量方法 | 第13-14页 |
| ·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区分及其贡献量 | 第14-15页 |
| ·土壤呼吸模型集成 | 第15-16页 |
| ·土壤呼吸对干扰的响应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6-18页 |
| ·研究背景与内容 | 第18-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2.研究区与样地 | 第20-25页 |
|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 第20-21页 |
| ·地质地貌特征 | 第20页 |
| ·气候特征 | 第20页 |
| ·土壤特征 | 第20-21页 |
| ·植被特征 | 第21页 |
| ·样地 | 第21-25页 |
| ·样地选择依据 | 第21-22页 |
| ·样地自然概况 | 第22-25页 |
| ·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 | 第22-23页 |
| ·杨、桦林样地 | 第23-24页 |
| ·水-胡林样地 | 第24页 |
| ·蒙古栎林样地 | 第24页 |
| ·裸地样地 | 第24-25页 |
| 3.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 ·样点设置方法 | 第25页 |
| ·土壤呼吸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 ·环境因子测定方法 | 第26页 |
|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 第26-27页 |
| ·土壤呼吸及各组分呼吸的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 4.结果与分析 | 第29-61页 |
| ·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 | 第29-35页 |
| ·土壤总呼吸日变化特征 | 第29-33页 |
| ·土壤各组分呼吸日变化特征 | 第33-35页 |
| ·土壤呼吸季变化特征 | 第35-39页 |
| ·土壤总呼吸季变化特征 | 第35-37页 |
| ·土壤各组分呼吸季变化特征 | 第37-39页 |
| ·土壤呼吸过程机理 | 第39-57页 |
| ·非生物因素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40-54页 |
| ·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40-45页 |
| ·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45-50页 |
| ·多因子耦合对土壤呼吸速率的综合影响 | 第50-52页 |
| ·土壤性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 ·生物因素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54-57页 |
| ·根系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植被类型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 ·退化生态系统生长季土壤碳通量 | 第57-59页 |
| ·土壤总呼吸碳通量估算 | 第57-58页 |
| ·土壤各组分碳通量估算 | 第58-59页 |
| ·土壤呼吸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响应 | 第59-61页 |
| 5.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