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服务作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2章 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 第13-24页 |
| ·政府信息与政府信息公开 | 第13-14页 |
| ·政府信息 | 第13-14页 |
| ·政府信息公开 | 第14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 第14-17页 |
|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促进政治文明 | 第15页 |
|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腐败 | 第15-16页 |
|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 第16页 |
|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 第16-17页 |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历程 | 第17-20页 |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沿革 | 第17-19页 |
| ·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实践 | 第19-20页 |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障碍 | 第20-24页 |
| ·观念障碍 | 第20-21页 |
| ·制度障碍 | 第21-22页 |
| ·操作障碍 | 第22-23页 |
| ·公众获取障碍 | 第23-24页 |
| 第3章 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依据 | 第24-33页 |
| ·基于公共图书馆的宗旨 | 第24-27页 |
| ·信息自由 | 第25-26页 |
| ·信息公平 | 第26-27页 |
| ·基于公共图书馆的条件 | 第27-28页 |
| ·服务网络优势 | 第27-28页 |
| ·人才优势 | 第28页 |
| ·基于法律、法规 | 第28-33页 |
| ·美国《信息自由法》 | 第29页 |
| ·日本《图书馆法》 | 第29-30页 |
| ·韩国《图书馆法》 | 第30-31页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第31-33页 |
| 第4章 公共图书馆的措施 | 第33-43页 |
| ·收藏政府出版物 | 第33-36页 |
| ·完善政府印刷品的呈缴制度 | 第34-35页 |
| ·开辟政府信息阅览室 | 第35-36页 |
| ·整合政府信息资源 | 第36-39页 |
| ·广泛收集整理政府信息资源 | 第36-38页 |
| ·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第38页 |
| ·开发专题资料数据库 | 第38-39页 |
| ·长期保存政府信息资源 | 第39页 |
| ·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 第39-43页 |
| ·提供政府信息获取服务 | 第40-41页 |
| ·提供政府服务引导咨询 | 第41页 |
| ·开展各种专题讲座 | 第41-4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