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鲕粒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剖面简介 | 第14-20页 |
§2.1 地质背景 | 第14-15页 |
§2.2 剖面简介 | 第15-20页 |
·鱼洞子A剖面实测记录 | 第16-17页 |
·鱼洞子B剖面实测记录 | 第17-18页 |
·鱼洞子C剖面实测记录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江油二郎庙鱼洞子露头区地层层序结构特征 | 第20-28页 |
§3.1 鱼洞子A-B剖面地层层序结构 | 第20-24页 |
§3.2 鱼洞子C剖面地层层序结构 | 第24-28页 |
第四章 江油二郎庙鱼洞子露头区飞仙关组鲕粒滩内部构成特征 | 第28-44页 |
§4.1 鱼洞子A-B剖面飞仙关组鲕粒滩内部构成特征 | 第28-36页 |
·准层序组Pss1中鲕粒滩内部构成 | 第28-30页 |
·准层序组Pss2中鲕粒滩内部构成 | 第30-32页 |
·准层序组Pss3中鲕粒滩内部构成 | 第32-33页 |
·准层序组Pss4中鲕粒滩内部构成 | 第33-36页 |
§4.2 鱼洞子C剖面飞仙关组鲕粒滩内部构成特征 | 第36-39页 |
·准层序组Pss2和Pss3中鲕粒滩内部构成 | 第36-38页 |
·准层序组Pss4中鲕粒滩内部构成 | 第38-39页 |
§4.3 鱼洞子剖面飞仙关组鲕粒滩内部构成特征综合 | 第39-42页 |
§4.4 江油二郎庙鱼洞子露头区飞仙关组鲕粒滩沉积模式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江油二郎庙鱼洞子露头区飞仙关组鲕粒滩物性的非均质性 | 第44-60页 |
§5.1 鱼洞子A-B剖面鲕粒滩孔隙结构特征 | 第44-50页 |
·准层序组Pss2内鲕粒滩孔隙结构 | 第44-46页 |
·准层序组Pss3内鲕粒滩孔隙结构 | 第46-47页 |
·准层序组Pss4内鲕粒滩孔隙结构 | 第47-50页 |
§5.2 鱼洞子C剖面鲕粒滩孔隙结构特征 | 第50-53页 |
·准层序组Pss2和Pss3内鲕粒滩孔隙结构 | 第50-52页 |
·准层序组Pss4内鲕粒滩孔隙结构 | 第52-53页 |
§5.3 鱼洞子A-B剖面鲕粒滩物性的非均质性 | 第53-55页 |
·准层序组Pss2内鲕粒滩物性的非均质性 | 第53-54页 |
·准层序组Pss3内鲕粒滩物性的非均质性 | 第54页 |
·准层序组Pss4内鲕粒滩物性的非均质性 | 第54-55页 |
§5.4 鱼洞子C剖面鲕粒滩物性的非均质性 | 第55-57页 |
·准层序组Pss2和Pss3内鲕粒滩物性的非均质性 | 第55-56页 |
·准层序组Pss4内鲕粒滩物性的非均质性 | 第56-57页 |
§5.5 鲕粒滩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优质储层预测 | 第57-60页 |
·鲕粒滩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58页 |
·鲕粒滩内部优质储层预测 | 第58-60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认识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