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梧桐论文

不同基因型悬铃木的离体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1 前言第12-20页
   ·文献综述第13-19页
     ·木本植物离体培养概述第13-15页
     ·关于木本植物的叶片再生第15-17页
     ·植物开花关键基因的转化第17-18页
     ·试管苗的驯化移栽第18-19页
     ·悬铃木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19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0-28页
   ·实验材料第20页
   ·实验方法第20-27页
     ·柄下芽(PE、P19、四倍体)的萌发第20-21页
       ·外植体的预处理第20页
       ·消毒和接种第20-21页
     ·不同基因型(PH2、PE、P19)无菌苗增殖、生根、叶片再生第21-22页
       ·无菌苗增殖第21页
       ·无菌苗生根第21-22页
       ·无菌苗叶片再生第22页
     ·PtLFY的遗传转化第22-25页
       ·植物材料及菌株、质粒第22-23页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方第23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第23-24页
       ·不同菌株对转化的影响第24页
       ·高渗处理对农杆菌浸染的影响第24页
       ·不同叶龄叶片的浸染实验第24页
       ·不同选择方式对转化的影响第24-25页
     ·转化苗的增殖、PCR检测、移栽第25-27页
       ·转化苗种类第25页
       ·转化苗的增殖培养第25页
       ·转基因植株总DNA的提取(SDS法)第25-26页
       ·PCR扩增检测第26页
       ·试管苗练苗移栽第26-27页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27页
   ·结果统计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3页
   ·不同基因型(PE、P19、四倍体)悬铃木柄下芽的萌发第28-32页
     ·不同取材时间对悬铃木柄下芽萌发的影响第28页
     ·不同取材部位对PE柄下芽萌发的影响第28-29页
     ·HgCl_2消毒的最佳持续时间第29-30页
     ·不同基因型柄下芽在相同培养基上的萌发情况第30-31页
     ·不同浓度6-BA和NAA对P19柄下芽的诱导第31-32页
   ·不同基因型无菌苗(PE、P19、PH2)的增殖培养第32-34页
     ·不同基因型无菌苗在相同培养基上的增殖情况第32-33页
     ·PH2在不同基本培养基相同激素中的增殖情况第33页
     ·不同浓度6-BA和NAA对PH2和P19增殖的影响第33-34页
   ·不同基因型无菌苗(PE、P19、PH2)的生根培养第34-36页
     ·不同基因型无菌苗在相同培养基上的生根情况第34-35页
     ·PH2在不同基本培养基相同激素中的生根情况第35-36页
     ·不同浓度的IBA或NAA对PH2生根的影响第36页
   ·不同基因型无菌苗(P19、PH2)的叶片再生培养第36-38页
     ·不同基因型无菌苗叶片在相同培养基上的再生情况第36-37页
     ·不同浓度6-BA和IBA对PH2、P19叶片再生的影响第37-38页
     ·光暗培养对PH2叶片再生的影响第38页
   ·PtLFY的遗传转化第38-41页
     ·不同农杆菌菌株对转化的影响第38-39页
     ·高渗处理对农杆菌浸染的影响第39页
     ·不同叶龄的叶片的浸染实验第39-40页
     ·不同选择方式对转化的影响第40-41页
   ·抗性芽的增殖培养第41页
   ·抗性植株的PCR检测第41-42页
   ·练苗移栽第42-43页
4 讨论第43-48页
   ·外植体的取材与消毒第43-44页
   ·不同基因型材料增殖情况比较第44-45页
   ·影响叶片再生的因素第45-46页
   ·遗传转化中低转化率的问题第46页
   ·练苗移栽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图版与说明第56-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夏区碳汇造林基线碳储量的计量研究
下一篇:不同改造和更新模式对柏木林群落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